貿發局公布香港ESG指數 初步數值63.4分高於分水嶺

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點新聞記者章芸菲攝)

【點新聞報道】香港貿易發展局今日(24日)公布「香港貿發局ESG指數」。是次公布的初步調查數字,整合自香港貿發局旗下主要國際展覽及論壇中超過1200家受訪企業的意見。初步數字顯示,國際、中國內地以及本地貿易商均認同香港在可持續發展業務上的領導地位。

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表示,新指數旨在為業界衡量香港作為ESG產品及服務樞紐,以及尋找有關合作夥伴的相對成效。她提到,研究將有助全面了解商界對實踐可持續經營模式的優先考量,以及香港在國際、區內和本地層面,就推動可持續發展所作出的實質及長期貢獻。

指數顯示,香港在ESG三大範疇中的表現均錄得較高評分,ESG指數的初步數值為64.3分,高於50的分水嶺,顯示世界各地企業對於香港作為有效的全球ESG業務中心予以高度評價。

在環境分類指數方面,來自中國內地的受訪者認為香港的優勢主要在於提供綠色和可持續的投資機會,國際受訪者最欣賞香港綠色和可持續解決方案的多樣性,而本地受訪者則認為香港的綠色或可持續產品及服務在品質及創新方面較為突出。

是次研究除了集中收集環球買家及參展商對香港作為ESG商業平台的評價外,亦探討發展ESG相關業務可帶來的商業優勢及機遇。目前有採購ESG相關產品或服務的所有受訪買家,均表示願意為此支付更高溢價,其中約68%反映願意多支付至少10%的溢價。

被問及在商家和消費者對價格比較敏感的情況下,為何商家願意為ESG產品付出溢價,范婉兒回應傳媒表示,ESG元素對很多決策者來說已經有很大影響,大概九成決策者在做決定時都會考慮ESG因素,但實際上能夠將ESG元素融入到產品或服務中的企業只有三成。不過,個別行業如建築業在這方面屬於走在前沿。

范婉兒指出,現在市場上對能夠解決氣候變化挑戰的好解決方案、產品或服務有很大需求,而相關供應還比較少,因此願意出高價購買的人也比較多。

(點新聞記者章芸菲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