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打造香港國際輔助醫療中心 助力國家人口政策

文/秦漢
在全球人口結構深刻變革的大背景下,老齡化加劇與生育率下降的雙重壓力,正重塑着世界人口版圖。據聯合國2023年數據顯示,全球65歲以上人口佔比已超10%,而總和生育率跌破2.1的更替水平,人口發展面臨嚴峻挑戰。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國家人口政策的調整與完善迫在眉睫,香港打造國際輔助醫療中心,正是順應這一需求,為應對人口困局提供有力支持。
一、獨特優勢構築堅實基礎
香港作為中國唯一實行普通法的國際都會,在醫療領域有着獨特優勢。其輔助生殖技術成果顯著,IVF成功率達35.2%,超越歐美平均水平,這是打造國際輔助醫療中心的技術保障。同時,香港法律體系與國際接軌,在全球營商環境排名中位居第4,為醫療產業發展提供穩定法律保障。加之地處大灣區,依託7000萬人口的廣闊腹地,區位輻射優勢明顯,能有效整合資源,這些優勢為香港打造國際輔助醫療中心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後續解決人口相關問題提供了實施的可能性。美國在輔助醫療領域同樣重視法律保障,例如在一些州,通過完善的法律條文明確輔助生殖機構的運營規範、從業人員資質等,確保行業在有序的法律框架內發展,這與香港在法律保障方面的優勢相呼應,也為香港進一步完善法律規範提供了參考思路。
二、需求側困境亟待破局
當前,人口問題在需求側困境凸顯。內地現存5000萬不孕家庭,且每年新增120萬對夫婦面臨生育困難,而輔助生殖機構單周期平均排隊時長已達14個月,供需矛盾尖銳,這直接影響生育率提升。老齡化危機也在加劇,香港勞動人口撫養比到2030年預計將惡化至1:1.2,社會保障支出佔比突破GDP 20%警戒線,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沉重負擔。此外,醫療移民潮興起,2023年跨境輔助醫療支出達82億美元,然而78%流向美泰等國,造成資金嚴重外流。這些困境充分說明打造香港國際輔助醫療中心的緊迫性,只有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有效緩解人口壓力。美國在面對類似的生育力不足問題時,部分地區加大了對輔助生殖技術研發的投入,鼓勵科研機構和企業合作,以提高輔助生殖的成功率和效率,這為解決我國內地輔助生殖供需矛盾提供了借鑒方向。
三、供給側改革重塑格局
面對需求側的困境,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
(一)制度創新雙軌並行
在河套深港科創區設立跨境醫療區,探索制度創新路徑,以適應輔助醫療發展需求。同時,運用區塊鏈技術建立生殖細胞「全生命周期溯源系統」,實現對配子捐贈、運輸、使用全過程的穿透式監管,確保醫療行為的規範與安全,為制度創新提供技術保障,使制度創新能夠在安全可控的環境下進行。美國在輔助醫療制度創新方面,部分州通過建立多部門聯合監管機制,加強對輔助生殖行業的監管,香港在制度創新時可以參考這種多部門協同的監管模式,提升監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二)技術攻堅穩步推進
明確技術攻堅路線圖,分階段實現關鍵目標。到2025年,全力突破玻璃化冷凍技術,將卵子復甦存活率提升至90%;2028年,建立東亞最大生殖細胞庫,存儲容量達500萬單位,為輔助醫療提供充足的資源儲備;2030年,實現人工智能胚胎篩選準確率95%以上,提高輔助生殖的成功率和質量。技術的逐步突破,是滿足需求側對輔助醫療高質量要求的關鍵,也是供給側改革的核心內容之一。美國在輔助醫療技術領域一直處於世界前沿,投入大量資金用於幹細胞在生殖醫學的研究、胚胎基因編輯技術的探索等,香港可以借鑒美國的科研投入模式和產學研合作機制,加速技術攻堅進程。
(三)產業協同融合發展
積極構建「醫療-金融-保險」協同發展的生態圈。發行全球首支輔助醫療REITs,吸引主權基金等多方注資,為產業發展提供雄厚資金支持。創新跨境生育保險產品,全面覆蓋200種併發症情形,降低患者醫療風險。打造醫療旅遊綜合體,整合從基因檢測到產後護理的全產業鏈,形成千億級產業規模,推動產業多元化發展。產業協同發展不僅能促進輔助醫療產業自身壯大,還能為技術攻堅和制度創新提供經濟支持,形成良性循環。美國在輔助醫療產業發展中,金融機構與醫療機構緊密合作,開發出多種針對輔助生殖的金融產品,如低息貸款、分期付款等,香港在構建產業生態圈時,可以參考美國的金融產品創新模式,滿足不同患者的經濟需求。
四、全方位風險防控體系
在推進香港國際輔助醫療中心建設過程中,全方位風險防控至關重要。
建立嚴密的三級風險防控體系。在數據安全方面,應用量子加密技術,實現醫療數據「可用不可見」,確保患者隱私和數據安全,這是保障醫療服務正常開展的基礎。針對跨境醫療可能出現的法律糾紛,設立10億港元保障基金,建立糾紛熔斷機制,有效應對潛在風險,為香港國際輔助醫療中心的穩定發展保駕護航。美國在輔助醫療風險防控上,成立了專業的倫理審查委員會,對輔助生殖技術應用中的倫理問題進行嚴格審查,香港在倫理風險防控方面可以參考這種專業審查模式,提升倫理審查的科學性和權威性。
五、戰略實施意義深遠
這一戰略的實施將帶來多重積極影響。從經濟角度看,預計到2035年形成2000億港元產業集群,創造12萬個高薪崗位,為香港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而經濟的發展又能進一步支持輔助醫療產業的持續升級。在社會效益方面,可使大灣區生育率提升0.3個千分點,有效延緩人口負增長拐點5-8年,緩解人口老齡化壓力,這與國家人口政策目標高度契合。在國際層面,香港有望主導制定ISO輔助醫療標準,奪取全球行業規則制定權,提升中國在國際醫療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為人類衞生健康共同體建設貢獻力量,同時也提升了國家在全球人口問題應對中的地位。美國在輔助醫療領域的發展使其在國際上擁有一定的話語權,香港通過打造國際輔助醫療中心,有望像美國一樣,在國際輔助醫療行業中發揮引領作用,提升我國在該領域的國際地位。
香港正處於生物科技革命的關鍵節點,通過發揮制度優勢,推動技術突破,打造全球輔助醫療中心,不僅關乎香港750萬居民的福祉,更是中國深度參與人類衞生健康共同體建設的重要舉措,有望重塑21世紀全球人口競爭格局,為世界人口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