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自攜杯實測!McCafé用外賣杯製飲品 OK店杯身唔啱轉用紙杯

消委會指有商戶先用外賣杯製作飲品,未能做到「走即棄」。(點新聞資料圖)

【點新聞報道】港人「減廢」意識日漸提高,不少人會使用自攜杯購買咖啡或奶茶,亦有商戶提供額外折扣鼓勵消費者自己帶杯;惟消委會近日實測結果就顯示並非每次消費都能順利。消委會實測發現,有商戶未有清楚提供飲品資訊,令自攜杯容量不符;亦有商戶在製作飲品過程中會先用外賣杯盛載飲品或冰粒,再倒進自攜杯,未能真正做到「走即棄」;另有部分商戶雖然向消費者提供自攜杯優惠,但未能在店內清晰展示,個別店員甚至收錯錢或稱沒有優惠。

消委會於去年11月至12月期間,以一般消費者身份先後到訪20間售賣即製飲品商戶位於不同地區的各3間分店,並以自攜杯購買外賣飲品,合共進行了60次實試。其中10間商戶有售賣即製咖啡(當中2間為便利店),另外10間則售賣手搖飲品(7間屬台式飲品、3間為手打檸檬茶),這些商戶均接受消費者以自攜杯購買飲品。

消委會發現,部分商戶製作飲品的流程,依然會使用外賣杯。實試員在「McCafé」不同分店的3次實試中發現,3間分店店員均先用外賣紙杯製作飲品,完成後才將飲品倒進實試員的自攜杯內,消委會形容「深感失望」。另外,在一次「7-Eleven-7Café」實測中,店員表示冰粒已預先盛載於附設杯蓋的膠杯中,於是先將膠杯中的冰粒倒入實試員的自攜杯後才開始製作凍咖啡。而在「Circle K」的兩次實測中,因缺乏足夠資訊,實試員帶備的自攜杯杯身過高,未能直接置於咖啡出口處下方,只能改用即棄紙杯。另有商戶店員無法準確提供飲品的實際容量,結果因自攜杯未能完全盛載飲品而滿瀉。

今次消委會實測20間商戶中,有11間商戶在網上平台表示向使用自攜杯的消費者提供每杯1至5元或九折優惠。其中「The Coffee Academics」在官網列出使用自攜杯可享扣減3元優惠,但有一間分店職員卻向實試員收取飲品正價,並聲稱公司不提供相關優惠;商戶對此回應,可能是新員工或兼職員工對公司優惠未完全清楚了解,會加強培訓。而「Pret A Manger」在官網、社交平台及店內餐牌均列出自攜杯可減5元,但一次實測中店員未有提供折扣優惠,經實試員查詢後,店員解釋一時忘記,之後以現金退回差價。

相關報道:

消委會測試14款抽濕機 開利能源效率最高 兩牌子裝過濾器後效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