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聲|夏寶龍之行促港「內聯外通」踏上新台階

文/何建宗
2月8日至10日,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和鹽田港進行調研。在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陪同下,夏寶龍實地考察河套香港園區,並分別聽取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介紹北部都會區的整體規劃和發展概況,以及河套香港園區的建設進度和重點工作部署。之後,夏寶龍主任在前海主持召開座談會表示,希望香港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主席習近平視察澳門重要講話和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繼續勇於改革、敢於破局、不斷創新,並期望粵港澳大灣區更多互惠合作、聯動發展。
香港特區政府表示,感謝國家對香港特區政府工作的肯定與支持,河套香港園區作為國家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策源地,香港特區政府團隊會在行政長官帶領下,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銳意改革、敢於創新,主動融入國際發展大局,積極對接國家發展策略。
2025年1月9日,本人有幸參加全國港澳研究會專題研討會,會上夏寶龍主任指出,習近平主席精闢概括了繼續推進「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必須把握好的四條規律性認識。其中第三條「發揮獨特優勢、強化內聯外通」是對港澳獨特地位優勢和功能作用的精闢概括。他表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包括橫琴、前海、南沙、河套以及北部都會區等高水平開發建設,與一般的經濟技術開發區模式完全不同。一方面,要謀定而後動,實施「戰略留白」,切忌急功近利。制度創新,加強內地與港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助力國家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另一方面,要瞄準目標,一項一項抓好落實。逐項細化重點任務、逐步推進,結合實際推動大灣區特色產業發展形成規模。不斷完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人才鏈,打造一批標誌性、有帶動效應的工程和項目,夯實大灣區產業發展基礎。1月17日,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舉行的2025年新春招待會上,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鄭雁雄致辭中也提到「內聯的本錢是外通,融入的優勢是外向,香港的國際化優勢只能強化不能削弱」。
香港特區政府致力建設的北部都會區,是香港開啟「內聯外通」新篇章、彰顯「一國兩制」時代意義和世界意義的重要體現。
第一,獨特的地理優勢和功能作用,對香港融入國家高質量發展大局有重要意義。夏寶龍主任提到,在「內聯」方面,港澳有着搶抓國家重大機遇、坐擁內地廣闊腹地和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北部都會區擁有毗鄰深圳發展動力最強的都市核心區和創科產業基地的獨特地理優勢,新土地、新人口、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與創科發展機遇,香港特區政府正規劃在北部都會區牛潭尾、新界北新市鎮及洪水橋三個片區打造「北都大學教育城」,與深圳及大灣區產業協同合作、優勢互補,推進香港與內地高校、研究機構和創新企業間的產學研融合發展。其中,牛潭尾片區靠近「一區兩園」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了優質載體,透過園區內教育與企業的資源共享、人才聚集,提升深港合作協同效應,推動香港與深圳重點產業聯繫與人才交流,加速技術商業化,促進高校研發與深圳智能製造的人才鏈與產業鏈結合,以「香港研發—深圳製造—灣區應用」的創新模式融入國家高質量發展大局。
第二,廣泛的國際商業網絡和國際級專業服務,對拓展國際聯繫和深度對接國家發展戰略有重要意義。香港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之一,是內地對接國際市場的重要窗口。國家「十四五」規劃確立香港為八個重點領域的發展中心,包括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夏寶龍主任表示,在「外通」方面,港澳作為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重要橋樑和窗口與國際接軌,順暢對接國際規則、規制、管理、標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金字招牌享譽世界。一方面,北部都會區的西部與前海合作區一灣之隔,前海合作區擁有比亞迪等一線跨國企業、國營企業、獨角獸和初創企業的全球和地區總部。以香港在金融、保險、財富和風險管理等專業領域的獨特優勢,以及與國際接軌的法律、調解仲裁、會計等專業服務,可以協助內地企業通過香港拓展海外市場,擔當「超級聯繫人」角色,拓展國際空間、國際市場,密切與國際的經濟、社會、文化聯繫。另一方面,香港特區政府規劃將「北都大學教育城」作為國內外院校合作據點,推動與大灣區高等教育更寬領域和高層次的合作,為香港培養更多符合市場需求、不同背景的專業人才。引進高品質的內地院校和國際院校在「北都大學教育城」合作辦學,鼓勵院校建立跨院校、跨學科、跨界別及跨境等合作新模式和新機制,開拓更多創新、前沿和高層次的本科和研究生專業課程,形成「留學香港—輻射灣區—聯通全球」的人才培養網絡,打造「留學香港」品牌,深度對接高水平對外開放、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等國家發展戰略。

如夏寶龍主任所言,港澳「內聯」「外通」兩頭都要到位。展望未來,香港要持續鍛造和提升「內聯」能力和水平,增強拓展「外通」勢能和效能,期望兩地合作區有更多互惠合作、聯動發展,在協同中共建粵港澳大灣區。
(作者為「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創辦人兼主席、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員、北京市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