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偉建:維護高水平安全 推動高質量發展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澳門大學教授駱偉建,2月13日在大公報《「一國兩制」實踐新階段筆談》專欄刊發文章《維護高水平安全 推動高質量發展》。

文章指出,不僅要正確處理好安全和發展的關係,在安全的前提下謀發展,在發展的條件下保安全,將安全和發展有機統一,而且還要實現高質量的安全,高水平的發展目標。

文章指出,維護高水平的安全,必須進一步完善維護國家安全的制度機制、強化應對風險的能力,必須維護特別行政區制度的安全,必須從傳統安全擴展到非傳統安全的領域。

文章最後強調,特區要有辯證的思維,處理好高質量安全的頭等大事和高水平發展的第一要務的關係,推動 「一國兩制」的新實踐、新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果。

以下為評論文章詳細內容:

維護高水平安全 推動高質量發展

駱偉建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澳門大學教授)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發表的重要講話,總結香港、澳門回歸以來「一國兩制」實踐經驗指出,要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繼續推進「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需要把握四條,其中第二條就是「要維護高水平安全、推動高質量發展。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維護安全和推動發展都要堅定不移。」

習主席的重要講話是對過去「一國兩制」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實踐證明,只要國家安全得到維護和保障,國家就是港澳穩定發展繁榮的堅強後盾。凡是保持了港澳社會的安全,排除內外因素的干擾,就能實現社會的穩定。有了社會的穩定,就能推動經濟的發展和繁榮。習主席的重要講話也是對落實「一國兩制」的宗旨,即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保持港澳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繁榮提出的具體要求,為「一國兩制」實踐指明努力的方向。不僅要正確處理好安全和發展的關係,在安全的前提下謀發展,在發展的條件下保安全,將安全和發展有機的統一,而且還要實現高質量的安全,高水平的發展目標。

一、維護高水平的安全

第一,必須進一步完善維護國家安全的制度機制,強化應對風險的能力。高質量的國家安全,首先是國家治理,長治久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式現代化的需要。中國近代歷史讓中國人民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有更加深切的認識,鴉片戰爭後,中國淪為半殖民地的國家,喪權辱國,瀕臨亡國的危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式現代化是中華民族的共同願望和根本利益,是必須完成的歷史使命。確保國家安全才能為國家建設創造條件。

其次是「一國兩制」的要求,在「一國兩制」關係中,「一國」是根本,「兩制」是建立在「一國」的基礎之上,堅持「一國」之本就是要維護國家主權。只有「一國」基礎的穩定,「兩制」才能生存和發展。夯實「一國」的基礎,才是「兩制」長期不變的保障。高質量的國家安全需要按高標準建設國家安全體系和提升國家安全保障能力。首先建設高質量的國家安全體系,重點要完善法律體系和組織系統。2020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香港國安法)。2024年香港特區立法會根據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香港國安法,制定了《維護國家安全條例》,這些法律成為特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律體系中的基礎、主骨和核心的法律。但是,仍要根據總體國家安全觀和國家安全形勢的發展變化,結合香港的具體實際,制定相應配套的法律。按照香港國安法設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制定維護國家安全政策,推進國家安全法律制度和執法機制的建設,協調維護國家安全的重點工作和重大行動,承擔重大的職責。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公署也負有重要職權。為更好地履行和完成相應的職能,需要進一步加強香港國安委和駐港國安公署的領導、組織、執法工作。其次提升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需要加強各執法部門,包括法官的審判,律政司的檢控,警方的偵查能力,更加有效地預防、制止、懲處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同時,政府要在社會上和學校中做好國家安全的教育和宣傳工作,提升公務人員和居民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積極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義務。做到維護國家安全,人人有責。

第二,必須維護特別行政區制度的安全。特別行政區制度是「一國兩制」制度化的具體體現。特別行政區制度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根據憲法制定的基本法確立和規範。憲法和基本法構成的特別行政區的憲制秩序是「一國兩制」的法律保障。特別行政區制度是由一系列的具體制度構成,如,「行政主導」的政治體制、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選舉制度、就職宣誓制度等等。特別行政區制度受到破壞,也就是破壞了「一國兩制」。只有維護了特別行政區制度,才能落實「一國兩制」。要確保特別行政區制度順暢的運行,就絕不允許受到犯罪和非法行為的破壞和干擾。

事實證明,過去一些年,反中亂港勢力正是通過破壞特別行政區制度,破壞特區社會的公共秩序、生產和生活秩序,損害公私財物,傷害他人生命和健康,惡化社會治安,直接影響經濟發展,達到危害國家安全的目的。吸取經驗與教訓,特區必須與時俱進,進一步完善構成特別行政區制度的相關配套制度和機制,遇有空缺的要及時填補,凡不完善的要及時修改,確保特別行政區制度的安全。

第三,必須從傳統安全擴展到非傳統安全的領域。根據總體國家安全觀,需要從政治安全擴展到經濟、科技、文化、資訊等領域的安全。如,香港特區是國際金融中心,面臨國際上的各種挑戰和風險,以及地緣政治的衝擊,必須採取有力的措施,確保金融中心的安全,既要開放,又要監管。再如,香港是高度開放的社會,對外交流頻繁,資訊和數據安全尤為重要,要採取必要的措施,保護數據和資訊的安全。

二、推動高質量的發展

第一,打造對外開放新平台,建立聯繫世界的橋頭堡。高水平的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首要任務。實現高水平的發展,必須堅持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擴大國際合作,提升開放能力,形成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為經濟發展不斷拓展新空間。特區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服務於國家現代化的建設中,應以發揮自身的傳統的對外聯繫的優勢,如自由港、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貿易中心作用,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打造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平台,擴大國際聯繫,提升國際競爭力、影響力和吸引力,更好扮演國家連接世界的橋樑角色。在構建對外新發展格局中,積極投身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發揮「超級聯繫人」的作用,擴大國際朋友圈,打造對外開放的重要橋頭堡。

第二,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高水平的發展,特區經濟發展要上新台階,既要保持經濟增長穩定,持續高效,又要推動經濟轉型和升級,注重創新驅動,結構優化,實現創新發展,協調發展,持續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在經濟發展的前提下,改善民生,不斷提高居民的生活水準,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增強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特區在經濟多元發展中,應結合自身的優勢,根據資源稟賦,精準定位,聚焦重點。政府要搞好發展規劃,加大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力度。開創傳統產業升級,現代服務業提高,有國際競爭力的新產業發展的新局面。

第三,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的一個重大戰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指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既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有利於建設世界級的城市群,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合作區投資、貿易和人才流動,提升經濟發展水平。有利於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為國家經濟創新和競爭力不斷提升提供支撐。有利於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建設高水平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新平台。有利於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通過區域雙向開放,構築重要的支撐區。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一國兩制」的新實踐、新示範,特區應該着力在全面開放新格局中,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新體制,在高水平參與國際合作中發揮作用。應該在進一步密切港澳與內地的合作,融入國家的發展中,整合優質資源,深化協同發展,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大力引進和培養各類人才,為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作出貢獻。應該在區域合作中解決三地不同制度,法律差異,各類要素跨境流動高效便捷,進行制度銜接,機制對接方面探索和創新。

第四,實現高質量的發展,必須支持港澳工商界和企業家繼續發揮推動經濟發展主力軍的作用。港澳的經濟繁榮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外國恩賜的,完全是由港澳同胞長期努力,共同創造的,其中港澳的工商界和企業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工商界和企業家發揚敬業和進取精神,通過艱苦奮鬥,把小漁村變成國際都會。正是他們敏銳把握和適應市場變化,推動從轉口貿易到國際金融中心,從出口加工業到高端服務業的發展。正是他們秉承愛國愛港愛澳的精神,積極支持國家的建設和改革開放的事業,為打破西方對新中國的封鎖,為國家對外開放貢獻了力量,並在改革開放中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而發展壯大。所以,在「一國兩制」下,融入國家的發展,服務於國家現代化的建設,繼續保持港澳的經濟發展和繁榮,同樣要依靠工商界和企業家努力。工商界和企業家應該不負時代的使命,努力創造特區美好的未來。

三、正確處理安全和發展的關係

要實現高質量的安全和高水平的發展,必須在維護安全方面堅定不移,在聚焦發展方面也要堅定不移,兩者缺一不可,互相配合,互相促進,有機統一。

第一,高質量的安全是經濟發展的必要前提。築牢這個前提,在高質量安全方面就不能鬆懈。目前,國家發展進入了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性的因素增多的時期。推進高質量的安全,首先可以為經濟發展提供穩定的社會環境和良好的營商環境。可以讓居民安居樂業,安全也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一個安全穩定的社會,也有利於吸引外來的投資,促進經濟的發展。其次高質量的安全也可以防範和消除各種各類的風險,避免社會動亂,造成對經濟的破壞和衝擊。古今中外歷史告訴我們,凡是國家內亂,爆發戰爭,社會動盪的,一定導致社會秩序、生產秩序、生活秩序的破壞,無不都對經濟造成重創,生產要素受阻,市場機制癱瘓。沒有高質量的安全作為前提保障的發展必然不可持續,高質量的安全是社會經濟平穩運行的保障。所以,特區和居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安定祥和的局面,不允許再生動亂,集中精力拚經濟謀發展,搞建設,不斷塑造新功能新優勢。

第二,經濟發展為高質量的安全提供物質的基礎。奠定物質基礎,發展經濟不鬆勁。首先經濟發展有利於提升國家的綜合國力,國家有更強大的實力和物質基礎,有條件提升各方面的安全措施,能夠更好的維護安全,防範風險,支持特區的發展。其次經濟發展有利於保持社會的穩定,減少社會的矛盾,避免社會的動盪。如果經濟衰退也會引發社會的動亂,最後影響安全。所以,集中精力抓經濟,才能推動經濟高水平發展。

因此,既要高質量的安全,也要高水平的發展,安全和發展是有機的整體,兩者不能偏廢。特區要有辯證的思維,處理好高質量安全的頭等大事和高水平發展的第一要務的關係,推動「一國兩制」的新實踐、新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果。

(來源:大公報)

更多閱讀:

大公報推出重磅專欄:「一國兩制」實踐新階段筆談

「一國兩制」實踐新階段筆談|共同守護「一國兩制」蘊含的和平包容開放共享價值理念

韓大元:「一國兩制」實踐進入新階段的重大理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