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妹周記 |華燈入望眾星高 傳承延綿千年的新春喜悅
【點新聞報道】明月滿街流水遠,華燈入望眾星高。元宵節是每年的正月即農曆元月十五日,古人稱夜為「宵」,是一年當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在這天人們要點綵燈、猜燈謎、吃元宵,歡度這個愉快的節日,以表示慶賀新春的延續。
而為了與市民共慶新春,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由7日起至12日將會於香港文化中心舉辦「乙巳年元宵綵燈會」。綵燈會以「華燈・傳承」為題,展示不同主題的璀璨綵燈並安排精彩的表演和活動。
一到現場,記者馬上就被一座巨型宮燈吸引,這座宮燈近6米高,是此次展出最大型的花燈,宮燈上裝飾有牡丹與喜鵲,精緻典雅,宮燈四圍亦擺設了天燈、鯉魚和荷花造型的綵燈,展現出傳統工藝的魅力,也營造出了濃厚的節日氛圍。
而由資深紮作師傅冒卓祺親手製作的《燈魚躍動・歲歲豐盈》花燈,設計靈感源自傳統年畫,花燈上的錦鯉與金魚仿若在水池中歡快躍動,還有兩隻穿着長衫的小醒獅,一隻手持籖筒,另一隻揮舞着揮春,憨態可掬,與錦鯉金魚嬉戲玩耍,構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畫面,寓意年年有餘。
現場還將展出多組動物造型綵燈,如熊貓、孔雀、狐獴及松鼠等,這些綵燈造型可愛,色彩鮮艷,為燈會增添了不少趣味性和活力。
有花燈當然不能少了猜燈謎了,11日至12日晚上8時15分至9時,到場人士可以親身參與燈謎競猜環節,感受猜燈謎這個傳統活動的樂趣,同時也能在猜謎過程中了解更多的傳統文化知識。
除了令人目不暇接的花燈,綵燈會亦送上一系列精彩的表演和活動,包括貴州文化演藝集團的民族歌舞及綜合表演,展現布依族、侗族和苗族等民族歌舞和雜技等;還有本地年輕藝術家和青年機構帶來的中樂、口琴、舞獅、舞蹈和音樂表演的 「青年之夜」,以及由不同能力人士表演音樂和舞蹈的「聲躍共融」等,讓觀眾能欣賞到多元的藝術表演。
現場一個個精緻的綵燈就如立體畫作,在維港旁熠熠生輝,盡顯師傅精湛的傳統功底,不僅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亦承載着千年的中華文化底蘊。
(點新聞記者鄭泳君報道;視頻攝製:周楎、花天琪)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