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多管齊下解財赤 增博彩收入推公屋租置均可考慮
![](https://dw-media.dotdotnews.com/dams/product/image/202006/01/5ed4771160b2efc3b39bdfdd.jpg)
文/姚銘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於本月26日發表,社會各界普遍關心政府千億財赤問題。如何解決千億財赤,自然離不開「開源節流」。不過要看到,香港近年出現的財政赤字,多與受疫情導致的巨額開支、外圍經濟不穩,以及過分依賴直接稅收有關,特別是賣地收入大減,高息環境和地緣政治影響了資金流向、遏抑了本地資產市場,繼而影響了連帶的相關收入。
千億財赤何解?多措並舉、多管齊下
滅赤刻不容緩,但近千億財赤始終是一個大數目,單靠節流很難徹底解決財赤問題,政府有必要多措並舉、多管齊下。優化及增加財政收入,根本上還是需要全力拚經濟、謀發展。一方面,以現時赤字而言,香港的財政狀況仍屬較為穩健;另一方面,只有把蛋糕做大了,才能讓香港的財政收入回復健康狀態。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相信重點還是會放在全力拚經濟、謀發展方面,因此筆者建議積極考慮如何增加政府收入。
政府早前在財政預算案建議,自2023/24年度起,向香港賽馬會徵收每年24億元的「額外足球博彩稅」,為期五年,即共收120億元。在此背景下,政府亦應支持賽馬會開展更多不同種類的活動,包括增加賽馬博彩活動、探討開放體育博彩等,利用增加的稅收幫助政府增加收入,同時支援運動産業。
增加賽馬同步聯播賽事 開放體育博彩
筆者見到,在增加賽馬博彩方面,已有積極行動。馬會向政府提出「雙加一倍」方案,將在賽馬日同步聯播的非本地賽事,由目前每個馬季25場,在今年9月起的兩個新馬季,分兩次增加至55場;同時建議非本地賽馬日同步聯播日數,也由本季37日,分兩次增至70日。當局正就建議諮詢公眾。相信增加同步聯播賽事和同步聯播日數上限之後,亦可以增加博彩稅收。
在探討體育博彩方面,有立法會議員亦建議開放體育博彩,相關分析指,現時有4個很受歡迎國際體育賽事包括NBA、英式桌球、高爾夫球和網球,政府可考慮成立「香港體育博彩投資有限公司」,由政府全資擁有,並批出10年特許經營權,相信4項博彩項目公開競投,每年收入約30億,帶動整個經濟,相信3年內有機會滅赤。
重推「公屋租置」計劃 規劃未動工工程時間表
在開源方面,筆者亦建議重推出售公屋計劃。民建聯早前一項以公屋居民為對象的問卷調查發現,93.7%受訪者支持房委會重推出售公屋計劃(租者置其屋計劃)。舉例來說,若政府推售樓齡達20至30年的屋邨,按一個單位售價80至100萬元、每年出售1萬多個單位計算,每年收益可達100億元,可大大紓緩政府的財政壓力。為減少炒賣,筆者建議可加入十年限制交易條款,延長原本原價出售給房委會的年限到5至10年;同時,屋邨的管理由房委會或房屋署擔任「公契管理人」繼續管理所有公共地方,以解決現時租置屋邨的管理問題。
在節流方面,社會各界亦在熱烈討論公務員是否凍薪。事實上,面對三年新冠疫情,公務員於2020至2022年度連續凍薪,與市民共渡時艱。筆者認為,面對如今經濟尚未完全復甦和千億財赤的背景下,今年政府架構可以凍薪,同時可以考慮優化薪酬調整機制,按公務員的實際表現來調整薪酬,「表現好加多啲,無表現就唔加。」政府以此樹立鮮明的幹事導向,真正實現「以結果為目標」。
善用市場力量推動基建 檢視不同資助計劃
同時,目前政府還有不少未動工工程,筆者建議政府可按照輕重緩急順序,重新規劃未動工工程的時間表。北部都會區及其他與經濟及房屋發展相關的工程項目,可以優先獲投入資源,其他項目則可以延後相關工程的時間表。同時,政府也要積極考慮發債和公私營合作等模式,善用市場資金推動基建項目發展。另外,政府的個別資助計劃所涉及的開支增幅,對政府財政構成顯著的長遠壓力,這些計劃的運作模式無可避免需要檢視。
面對千億財赤,要避免再度一年又一年陷入財赤,既要開源又要節流。拚經濟、謀發展,最終也是為了民生,為了政府有更穩健的財政。以發展來解決問題,是難題,但這是不得不碰的難題。
(作者為廣東省梅州市政協常委、民建聯執行委員、北區支部主席、北區區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