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陳國基:夏寶龍關心香港 談及經濟金融如何配合國家發展大局
【點新聞報道】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2月9日到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和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調研。其間,夏寶龍主任在前海召開座談會,聽取特區政府經濟金融工作部署的介紹。署理行政長官陳國基今日(11日)出席行會前見記者時表示,他與特區政府其他官員,向夏寶龍主任解釋河套以至香港的最新發展及未來計劃,並報告如何與內地更好融合。

陳國基說,夏主任非常關心香港,有關未來經濟、金融路向,應如何配合國家發展、盡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方面,中央都有明確指示。其間,廣東省的官員亦在場,兩地官員聽到指示後目標一致,對香港未來發展,特別對如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及如何充分利用北部都會區及河套地區有很大幫助。
丘應樺:開拓大灣區龐大巿場 鞏固提升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的地位
另外,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參與座談會後,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香港作為細小但外向型經濟體,面對地緣政治和單邊主義抬頭,深明必須以新思維靈活施政,才能應對變化不定的世界政治經濟新格局。美國對華實施不合理措施,並破壞以規則為本的國際貿易秩序,影響與香港理應互惠互利的經貿關係。
丘應樺表示,面對這些挑戰和風險,有關部門會全力引領業界變革求新,勇於嘗試,利用香港自身的優勢和所長靈活應對,推動產業升級,以鞏固提升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的地位。憑藉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擁有獨特地位和優勢,商經局會繼續擴展經貿網絡,積極拓展多元及新興市場,包括「一帶一路」和東盟市場。
丘應樺說,除了固有的貿易模式,電子商貿發展日趨普及和蓬勃,正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一環。商經局會繼續透過多項資助業界升級轉型和進行推廣的措施,包括推行「電商易」和「香港好物節」,以支援業界抓緊內地龐大的電商市場和開拓東盟新市場。此外,近年香港離岸貿易日益上升,加上供應鏈逐漸遷移,因此,會善用香港出色的專業服務業,建立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引進內地企業到香港落戶並建立管理離岸貿易和供應鏈的國際或區域總部,並會協助這些企業「走出去」,發揮香港「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
丘應樺續說,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會繼續發揮「內聯外通」的橋樑角色,一如既往,全力「招商引資」,促進企業落戶香港,透過香港開拓內地尤其是「大灣區」龐大巿場,更好對接國家發展策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同時,面對複雜多變的外圍大環境,商經局會推動業界不斷變革創新,以開拓新發展領域,應對環球新格局,並為香港經貿發展開闢新路徑,為國家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許正宇:深化金融體制改革 與內地金融市場融合發展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同樣參與座談會,他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香港金融服務業會通過進一步改革實現更好發展,發揮「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主動對接「十四五」規劃、「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推動香港與內地金融市場高度融合發展,當好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
具體而言,財庫局將連同金融監管機構和業界共同努力,許正宇提出透過三個方向積極落實有關措施,包括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創新,例如已成立工作小組推動吸引國際黃金現貨在香港儲存,發展黃金交易、清算和交割的工作;拓展金融開放合作,例如今年1月已就設立公司遷冊制度提交修訂條例草案,為外地公司遷冊香港提供簡單便捷的途徑;對接國家發展戰略,例如與深圳共同召開深港金融合作委員會,為促進兩地金融市場共同發展提供建議,下次會議即將於本周四(2月13日)舉行。
孫東:主動有為推進河套香港園區發展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香港力量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則表示,河套香港園區作為國家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策源地,對於香港、大灣區乃至國家的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特區政府正循《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所提出的發展目標,以兩個五年期為推進河套香港園區發展的重要里程。要達至這一戰略目標,政府應投放更多資源並結合市場力量加快河套香港園區發展。此外,政府應積極考慮如何在政策上拆牆鬆綁,敢於創新,通過具體工作穩步推進改革,務求早日將河套合作區打造成為國家科技創新的橋頭堡。
孫東說,河套香港園區作為世界級創科平台,匯聚全球創科資源亦十分重要。香港必須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和「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積極引進海內外頂尖企業和科研人才,把各方創新資源落戶河套。河套發展離不開大灣區整體發展的強力支撐,在推進大灣區市場一體化下,香港更需要與各兄弟城市互相協調,緊密合作,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主動有為推進大灣區的建設。
孫東稱,在行政長官李家超的帶領下,會以發展河套香港園區為契機,抓緊新一輪科技浪潮所帶來的機遇,主動跟上國家高質量發展的步伐,不斷尋求改革創新,努力實現破局,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香港力量。
陳美寶:加強粵港合作 建設好陸海空三個「港」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出席座談會,並就在新形勢下,如何在運輸及物流方面進一步識變應變求變、加快改革促興,和在包括航運及物流等方面進一步加強粵港合作、更好融入大灣區進行深入交流。
陳美寶分別就航空、航運、物流及大灣區融合等方面向夏寶龍匯報。她表示,香港國際機場是享譽全球的「金字招牌」,機場最新表現亦不負眾望。有關部門會致力加強與大灣區城市的合作,年內把香港機場管理局在大灣區的候機樓由20個增加至30個,並優化來往大灣區九個口岸與機場的快船服務。另外,今年開局第一天就迎來東航以C919執飛來往香港及上海的定期航班,她期望香港可以善用「一國兩制」的獨有優勢,在飛機維修、人才培訓及飛機租賃融資等三個方面協助國家飛機在國際舞台發光發亮。
航運方面,陳美寶表示,非常感謝夏寶龍對香港港口發展的重視,會不負中央所託,用好香港港口的獨特性,與大灣區港口發揮協同效應。同時,會以創新思維帶領港口前進,攻堅克難,結合業界力量,發揮好高效率、清關快的「香港品牌」。「提量」方面,會積極開拓新貨源、新航點,並希望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加強協作,透過「多式聯運」物流模式尋求新增長點。「提質」方面,竭力維持香港港口國際化的優勢,並從提升港口智能化、綠色化和數字化方面增強香港港口的競爭力。
陸路運輸方面,陳美寶表示,香港特區和廣東省正合力爭取今年實施「粵車南下」,進一步推動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另外,高鐵香港段載客量亦屢創新高,會繼續與深圳當局推展跨境鐵路項目,為大灣區融合發展增添更大動力。
陳美寶指出,香港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以及「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會在行政長官李家超的領導下,帶領團隊以改革思維,建設好陸海空三個「港」,以香港所長,服務國家所需。
(點新聞記者報道)
更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