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爆火 香港有這些哪吒元素

【點新聞報道】《哪吒之魔童鬧海》(《哪吒2》)自春節檔上映以來,票房一路高歌猛進,總票房(含點映及預售)已達81.7億元(人民幣),超越《變形金剛3》票房,全球影史票房榜升至34位。《哪吒2》的崛起讓全世界再一次看到了中國民間神話「頂流人物」哪吒的魅力。在港人的印象中,哪吒除了在《哪吒2》中大放異彩,在2001年播出的TVB電視劇《封神榜》中的哪吒也分外深入人心。而在香港的角落,也藏着哪吒的身影,等待着你去發現。

深水埗三太子廟 還原「三頭六臂」哪吒像

廟宇中豎立三個哪吒雕像,呈現其在神話中「三頭六臂」的形象。(華人廟宇委員會官網)

1894年,香港曾爆發嚴重災疫,當時深水埗居住大量客家人,為驅除災疫,人們從家鄉惠州淡水迎請三太子哪吒神像到此出巡,很快疫情便得以消除。為感謝神明庇佑,居民們興建廟祀侍奉三太子,並在門聯上寫道:「驅除癘疫何神也,功德生民則祀之」。

香港唯一主祀哪吒的廟宇——深水埗三太子廟。(華人廟宇委員會官網)

三太子廟是香港唯一主祀哪吒的廟宇,如今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該廟原建在鴨寮村及菴由村之北面,於1898年落成。1915年,深水埗陸續發展,三太子廟亦遷建至現址,並與北帝廟合併。

三太子廟建築形制屬兩進三開間一天井(主殿),屋頂為硬山式,正脊是平脊,入口採前簷廊式及正門有左右鼓台。廟內有雕刻細緻的石門聯及蝦公樑結構。

深水埗三太子廟。(華人廟宇委員會官網)

走進廟內,主神神龕豎立3個三太子雕像,據說是為了傳達他在神話中「三頭六臂」的形象。在《封神演義》中,哪吒有平風浪、驅瘟疫的能力,他「頭戴乾坤圈,臂繞混天綾,腳踏風火輪,手持火尖槍」。在廟內三太子雕像上,你可以嘗試找一找這些法寶。

魯班先師廟 四面花脊上演「封神榜」

魯班先師廟已復修的第二進正脊雙面陶塑後面。(政府新聞處)

成書於明朝的中國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中,哪吒削骨還父、削肉還母,在太乙真人給了他蓮花化身之後,便開始跟隨姜子牙開始伐紂之旅。

一路上,哪吒憑藉高強的武功和法寶,即風火輪、乾坤圈、混天綾,一路上屢立戰功;更因其是蓮花的化身,而不易受到來自外界妖魔的各種毒害,最後肉身成聖。因此,儘管哪吒的名字沒有出現在封神榜上,也沒有位列365位正神之一,哪吒與「武王伐紂」的故事亦淵源頗深。

魯班先師廟正立面。(政府新聞處)

想一探究竟,可以來魯班先師廟(魯班廟)看看。魯班廟兩進共四面脊飾,均為佛山石灣著名花脊店「均玉店」的作品,造工十分精巧。在這四面脊飾上,匠工生動展現了封神榜的起始和壓軸故事。

魯班先師廟屋脊陶塑。(政府新聞處)

故事起始在二進正脊背面,描述冀州侯蘇護反商和姬昌解圍進妲己的情節;其次是一進正脊前面,展示比干引薦姜子牙建鹿台和姜子牙朝見紂王;然後是一進正脊背面,呈現聞太師西岐大戰的場面;最後壓軸的是二進正脊前面,展現周武王率眾反朝歌的場面。

在參觀魯班先師廟時,若仔細觀察屋脊飾,或許能找到腳踩風火輪、手持乾坤圈、身纏混天綾的哪吒的身影。

(點新聞記者孫夢璐、章魚報道)

相關閱讀:

破81.7億元!《哪吒2》票房超越《變形金剛3》 全球影史票房榜升至3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