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家姐細佬萌爆登場 大熊貓旅團擬下月辦
大熊貓龍鳳胎將於2月16日正式與公眾見面。昨日(6日)早上大公報記者率先入場了解大熊貓寶寶的生活情況。現場所見,「家姐」和「細佬」活潑好動,短暫午休過後就「爬上爬落」。據了解,家姐、細佬亮相後初期,在自己的外場園區活動,需要餵奶及回到內場時會和「盈盈」一起,園方預期今年內牠們可與媽媽盈盈一起在外場活動。旅遊業界預期,大熊貓龍鳳胎亮相可掀起新一波熱潮,下月或會有以家姐、細佬作招徠的旅行團。
海洋公園近日安排社會各方探訪家姐和細佬,作為亮相前的熱身準備,讓牠們熟習人聲與氣味。大公報記者昨日入場探訪大熊貓龍鳳胎,中午時分,家姐、細佬在外場園區的樹幹上睡覺,家姐佔據樹頂位置,細佬在稍低的樹杈上,兩隻寶寶都睡得香甜。察覺有人探訪,小姊弟先後醒來,細佬「眼碌碌」,好奇地看着大批來客。家姐走到玩園區新增的鞦韆,小腳晃晃想趴上去,細佬則碰碰咬咬新的竹風鈴。
![](https://dw-media.dotdotnews.com/dams/share/image/202502/07/67a54d9fe4b0e62e721f169f_v1.jpg)
背上紫色記號辨別「細佬」
小姊弟將於本月15日滿半歲,現時重約11公斤。牠們各有特徵,家姐擁有一對鳳眼,黑眼圈末端翹起,性格好奇,喜歡探索,精於爬樹;細佬的黑眼圈和體形較圓,毛色較深,性情活潑,有時會追着「奶爸」「奶媽」照顧員。為方便辨認兩姐弟,照顧員在細佬的背上,用動物安全食用色素做了一個紫色記號。
至於大熊貓媽媽盈盈,已重回產前的110公斤,胃口不錯,每日進食約10公斤竹葉。牠近日恢復進入外場園區,表現得較產前活潑,有時會爬樹,動作敏捷。
目前家姐和細佬,連同媽媽盈盈及爸爸樂樂,一家四口住在「大熊貓之旅」場館內,但牠們的活動場地互不相通。家姐和細佬的園區以玻璃圍起,盈盈居住隔鄰的園區則沒有玻璃圍封,據了解,這安排是由於龍鳳胎尚年幼,玻璃有助減少人群氣味和噪音影響,而且盈盈園區內有一些高位,對小姊弟可能有風險。現時,盈盈每日會在內場照顧小姊弟,園方將視乎家姐和細佬適應情況調整場地安排,希望三母子今年內可以在同一園區內活動。
據了解,園方正研究入園遊人探訪「家姐」、「細佬」的不同方案,包括現時在人潮多的時候實施的「時間卡」,即預先取得籌號,按預約時間抵達,每節參觀時間十分鐘,好處是遊人可避免花費長時間排隊,但每日籌號有限,可能大部分遊人未能探訪。另一方法是仿效內地熊貓館的做法,安排遊人流水式進場,但每人可探訪的時間更短。由於兩方案各有利弊,園方暫時未有最後決定。
IP聯乘產品乘勢熱賣
萬眾期待的大熊貓龍鳳胎即將與公眾見面,旅遊業預期帶動新一浪熱潮。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昨日向大公報記者表示,海外訪港旅客的國家和地區,例如近期訪港旅客增幅顯著的菲律賓,沒有大熊貓展出,相信大熊貓龍鳳胎對這類國際旅客具有吸引力。他指出,海洋公園對旅客是著名景點,不少訪港旅行團列入行程,他相信龍鳳胎亮相後,不少旅行社帶團入園時會着重介紹,估計下月或會有以家姐、細佬作為行程亮點的旅行團。
海洋公園推售的大熊貓相關產品,現時增至400多種。海洋公園現與四間企業聯乘,推出和海洋公園大熊貓IP聯乘的產品,包括珠寶金飾、名貴手錶、餅店及手機殼專門店。據悉奢侈品銷路良好,海洋公園紀念品店內,大熊貓聯乘金飾已進行補貨。
![](https://dw-media.dotdotnews.com/dams/share/image/202502/07/67a54a20e4b0e62e721f15d6.jpg)
靠近自然|照顧員避免介入動物生活
大熊貓「福寶」在韓國生活期間,和照顧員「姜爺爺」的相處方式親密,不少市民好奇大熊貓龍鳳胎家姐、細佬的照顧員會否亦有這些親密接觸。據了解,海洋公園認為,照顧員應盡可能減少人為介入動物生活,保持熊貓在野外生活的習慣和能力。
大公報記者昨日在海洋公園見到,家姐、細佬在外場園區活動時,照顧員在一旁進行看護,並在有需要時與牠們接觸,例如若見到牠們長時間待在角落,照顧員會上前觀察,避免牠們誤吃雜物等。在其餘時間,照顧員只會在旁邊觀察,不會與牠們「攬攬錫錫」。
海洋公園目前正招聘照顧員,據園方消息說,照顧員的工作繁重,若是作為熊貓照顧員,初入職時未必有機會直接接觸熊貓,較多是負責清潔、準備食物等工作。現時和大熊貓貼身相處的「奶爸」、「奶媽」照顧員,十分資深,均已有十年以上的工作資歷。
![](https://dw-media.dotdotnews.com/dams/share/image/202502/07/67a54a22e4b0e62e721f15d8.jpg)
首創實驗|竹廚餘及熊貓便便 堆肥種蔬果
大熊貓的主要食物為竹子,海洋公園將推出試驗計劃,將園內飼養大熊貓每日產生的竹子廚餘,與大熊貓的糞便混合,並添加本地農場提供的酵素,製作肥料,用於種植蔬果,供大熊貓食用。園方消息表示,相信這是全球首次推行的試驗計劃。
大熊貓每日進食大量竹葉,食剩的成為廚餘,會被送到堆填區處理。為善用廢物,園方將於短期內推出試驗計劃,將竹廚餘打碎,添加本地農莊提供的蔬果酵素及熊貓糞便,以加速分解,製作肥料。整個堆肥流程都會在海洋公園內完成,而這些肥料亦會用於園區內的種植,種植南瓜、番薯等作物,為大熊貓「加菜」。
據了解,有關農莊除了提供蔬果酵素等純素酵素,亦有含有魚類、油脂等成分的酵素。園方會視乎試驗計劃成效,希望進一步使用這些動物性酵素嘗試堆肥,種出的作物,可提供給園內其他動物例如兩隻大象龜食用。
![](https://dw-media.dotdotnews.com/dams/share/image/202502/07/67a54a25e4b0e62e721f15da.jpg)
園方致歉|鱷魚皮手錶惹保育爭議 即時下架
海洋公園為六隻大熊貓製作的IP,與企業聯乘推出產品,園方近日在社交網頁宣傳,與手錶品牌公司合作推出了陀飛輪手錶,提到手錶採用「鱷魚皮錶帶」,隨即引來爭議。有網民質疑,海洋公園作為以保育為主題的主題公園,園內亦有飼養在八鄉發現的鱷魚「百香果」,但宣傳鱷魚皮產品,實有違保育使命。海洋公園昨晚就事件致歉,承認團隊敏感度不足,該產品已即時下架。
曾籲市民拒絕鱷魚製品
海洋公園前日在社區網頁發文稱,與Memorigin萬希泉合作推出「大熊貓陀飛輪手錶」,將6隻大熊貓與陀飛輪結合,每隻售價為3.68萬元,在海洋公園「海濱禮品廊」紀念品店及K11 Musea紀念品店發售。帖文介紹手錶的特點包括了「鱷魚皮錶帶」。
事件隨即惹起爭議,有網民在社交平台稱,海洋公園「作為以保育為主題嘅公園,推出產品前真係要諗清楚」;有網民批評「海洋公園偏離開園宗旨」;有網民問「幾時推出鯊魚館魚翅即叫即整」。
翻查資料,海洋公園曾於2023年1月在社交網頁發文介紹揚子鱷,並呼籲市民「記得要拒絕使用所有鱷魚製品」。海洋公園於2023年5月發出新聞稿,宣布從漁農自然護理署接收在八鄉蓮花地被發現的一條鱷魚,文中表示「公園呼籲市民為自身及他人安全和動物福祉起見,切勿非法購買或飼養鱷魚等受保護物種」。
海洋公園昨晚在社交網站發文表示感謝公眾關注,對團隊敏感度不足,推出未能符合保育核心價值之IP授權產品,深表歉意。園方稱,該產品未有消費者購入,並已即時下架。園方正與獲授權夥伴商討採用其他物料製作錶帶。
(來源: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