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周文港冀政府穩定樓市 實現旅遊業高質量發展轉型

周文港會見陳茂波,提交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建議書。(受訪者提供)

【點新聞報道】立法會議員周文港今日(5日)聯同一眾「G19」立法會議員會見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交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建議書。他以「靈活應變,增強動力」為主題,就金融、經濟、教育、民生4個重點範疇,提交38項具體建議,盼望特區政府貫徹落實「鞏固優勢,開拓機遇,增強信心,促進發展」的基本原則,帶領香港社會謀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及機遇,提振經濟。

G19與陳茂波會面提交財政預算案建議。(受訪者提供)

周文港提到,雖然財政司司長已預告本港今年將再度面臨約千億元的財政赤字,但仍殷切期望特區政府能審時度勢,除了節流,仍能運用適當的資金實施逆周期調節措施,以支援中小企業順利應對轉型期的挑戰,為未來的開源鋪路。

周文港建議,特區政府應從制度改革和政策創新的角度尋求突破,通過全面改善本地營商環境,助力企業提升競爭力,包括以下3點基本原則

首先,着力盤活股市和樓市。特區政府應推出更多穩定樓市的措施,包括積極考慮進一步下調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下、投資本地住宅物業的金額限制。同時,香港與內地金融監管部門,應持續加快推動兩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創新,推動香港金融市場不斷擴大深度和廣度。

其次,特區政府應積極向中央爭取,盡快將「一簽多行」政策擴大至大灣區其他城市,並配合近期公布的《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轉型。抓緊全運會的契機,進一步拓展「體育+旅遊」的新業態模式;以及充分利用啟德體育園,在本港舉辦更多大型的演唱會、盛事活動等,發展壯大包括演唱會經濟在內的新服務業形態。

還有,應以北都區的開發為切入點,將本港科技創新的美好藍圖轉化為切實可行的施工路線圖。期望特區政府將北都城市規劃與產業發展規劃兩者深度結合起來,並與市場人士保持緊密的交流與溝通。通過政府與市場、特別是資本市場的良性互動和深度合作,共同將北都片區開發成香港在新形勢下土地開發和產業發展的新高地。

周文港的財政預算案建議書包括以下8項重點建議

1.由政府及8所資助大學共建「留學香港」基金,成立「留學香港」辦公室,推廣香港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吸引力,具體措施包括完善本港資助大學和自資院校的軟硬件配套;與各大商會合作,積極爭取舉辦國際教育會議或展覽;主動「走出去」,多參與海內外的國際教育相關活動,以及推進各項與專上教育相關的政策措施;

2.優化兩地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機制,探索內地與香港「IPO通」,加強兩地一級市場的連接;進一步研究降低內地投資者參與「港股通」的准入條件,逐步增加港交所的人民幣交易股票數量,並與內地有關部門緊密溝通,將更多人民幣計價的股票納入「港股通」的投資範圍;

3.多管齊下促進樓市止跌回穩,將房策由「防止過熱」扭轉為「防止過冷」,具體措施包括調低新資本投資入境計劃對購買私人住宅的門檻要求,從5000萬或以上的住宅單位放寬至2500萬或以上;研究允許提取強積金作為首置上車的首付安排;以及考慮允許買家可分期支付印花稅等;

4.持續以資助計劃及專項基金支持中小企發展,增強本地經濟復甦的動力,優化現有的支援企業基金、提供融資和出口信用擔保支援等,以及將有限的投資開支,放在對發展經濟最有利的領域;

5.改革人力政策,紓緩特定行業人力持續緊缺的問題,優先保障本地勞工就業,密切監察本地勞工市場的變化,加強對本地勞工的再培訓;針對本地人力短缺的行業加快輸入人力,包括建築工人、老人院護理、零售業等的工種,以及在少數特定行業例如建築業,率先試行在工資要求上給予更大的靈活性;

6.加強與內地部委及地方政府的溝通合作,推動雙向奔赴的南北向飛地經濟開發模式,除了目前已實施的北向飛地模式,北都區的試點產業園區可探討南向飛地模式,邀請國內的產業園管理機構在北區投資建設並經營產業園區;

7.深化銀髮經濟發展,具體措施包括擴闊扣稅範圍至「退休三寶」內的所有產品;引入更多元化、具彈性的養老金融產品和投資方式;建立銀髮商品和服務的標準及認證體系,甚至是制訂「灣區標準」;發放「長者樂齡消費券」或「長者醫療券」加碼,鼓勵長者購買樂齡科技產品,以及以私人參建方式,打造更多類似房協「長者安居樂」住屋計劃的「長者屋」;

8.推出更進取的稅項寬免措施,減輕尤其中產和「夾心階層」的育兒壓力,增加生育率,建議將第一年可享有「雙倍免稅額」的做法延長至首三年、推出外傭開支扣稅額等稅項寬免措施,以締造更有利育兒的社會環境。

相關報道:

財政預算案|G19晤陳茂波 倡鼓勵各行業延遲退休

財政預算案|工聯會:「減赤」勿削長者及基層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