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關注|日本疫情告急 確診數破950萬 大S離世成警鐘
【點新聞報道】近日,台灣藝人徐熙媛(大S)因流感併發肺炎猝逝,引發國際關注流感威脅。這名48歲女星於日本旅遊期間感染流感,病情急轉直下離世。事件不僅讓人痛惜,亦揭示流感絕非普通傷風感冒,更突顯東亞地區正面臨嚴峻的病毒傳播危機。
日本流感疫情創25年新高
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數據顯示,自2024年9月至2025年1月底,累積流感確診人數已突破950萬人。其中2024年12月下旬單周新增31.7萬宗病例,創下1999年有紀錄以來最高峰。東京、大阪等主要城市醫療系統瀕臨崩潰,藥房抗病毒藥物供應緊張,重症病房使用率長期超過九成。
值得關注的是,今次冬季流感病毒呈現「雙重夾擊」特徵:
1)甲型流感:去年12月主導疫情,傳播速度驚人;
2)乙型流感:今年1月起病例比例逐步上升,可能延長流行期。
日本傳染病專家石田直警告,病毒變異速度加快,疫苗保護效果較往年下降約15%。
香港流感死亡率敲響警鐘
本港2025年流感季首四周已錄得122宗死亡個案,較去年同期增加近五成。分析數據可見高危族群特徵:
風險因素 |
佔比 |
未接種疫苗 | 72% |
65歲以上長者 | 89% |
慢性病患者 | 68% |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指出,今年流感病毒對中壯年族群攻擊性增強,40至60歲重症比例較往年上升12%。這與大S案例中,青壯年猝逝的警示不謀而合。
職場文化成防疫漏洞
香港醫學界特別點出「帶病上班」的社會現象加劇傳播風險。中大公共衞生研究顯示:
- 每名流感患者平均傳染2.3名同事
- 辦公室環境病毒存活時間可達48小時
- 72%打工仔曾因怕影響考績而隱瞞病情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強調,發燒期間上班如同移動傳染源,既延誤自身康復,更可能引發職場群聚感染。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提醒,佩戴口罩能降低80%感染風險。若出現肌肉酸痛、極度疲倦等流感症狀,應視作身體警訊立即就醫。
香港人以勤奮工作為榮,但健康應該放在第一位。「帶病上班」不僅無法提高效率,還可能導致病情惡化,甚至引發職場內部的流感爆發。當勤勉美德與公共衞生產生衝突時,或許我們更需反思:真正的負責任,始於對自身與他人健康的尊重。
流感的威脅不容忽視,市民應以大S的悲劇為警鐘,改變對流感的輕視態度。健康是工作的基石,唯有保護好自己,才能真正做到對家庭和社會負責。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