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直擊|42萬市民外遊返港 上海客錯峰來港避寒

農曆新年連周末的長假期昨日結束,不少外遊市民循各口岸陸續回港,亦有內地旅客錯峰前來香港遊玩。香港文匯報記者於西九龍高鐵站直擊,抵港大堂人流不絕;的士等候區內亦供不應求,大批乘客領取籌號等的士,平均輪候15至20分鐘才能上車。

不少乘客表示,提早至下午回港是希望避開晚上的返港高峰潮。香港特區政府入境處表示,昨日截至晚上9時共有97.7萬人次出入境,逾60萬入境人次中,42.3萬人次屬香港居民。春節假期大批市民外遊,香港亦迎來大量內地遊客,有立法會議員指出,本港各區人流量高,預計對今年春節的生意額大有幫助。

在西九龍高鐵站,昨日下午3時許抵港層亦人流不絕,大批剛下車的港人左手一袋、右手一袋且拖着行李篋,排隊在閘口準備出站,秩序井然,等候區亦有很多前來接車的親友。從福建探親回港的鄒先生表示,預計人流高峰期可能於晚上出現,因此特意提早返港,並直言高鐵車票不容易購買,回港的車票很緊張,要提早多天並於早上6時到高鐵站排隊,搶購回港的車票。他回憶起假期時,感覺「假期過得太快了」!他指每年都會回鄉過年,今次到過福州景區,不但能找到福州各類著名小吃、八閩特色年貨,還能在古厝(指古老的房屋)打卡點拍照留念,感受坊巷裏的濃濃年味,估算5天旅程消費不多。

另一名市民冼小姐,同樣在福建探親逗留了5天4夜,共消費逾2,000元。她表示,鄉下過年很有氣氛,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都會貼春聯,互相串門,「過年全部人回去聚在一起,吃團年飯、打牌、飲茶。」

上海客錯峰來港避寒
另有旅客錯峰南下。來自上海的旅客韓小姐表示,家鄉較寒冷,希望到溫暖的地方過新年,並且探望在港工作的朋友,故選擇來港旅遊,預計逗留6天,已提前在社交軟件做好攻略,知道這段時間亦有舞獅表演、燈會,十分期待香港的賀年活動。

高鐵站內的士站雖有大量的士,但仍有不少乘客須領取籌號等車,普遍約等待15至20分鐘才能上車。前往旺角的市民王女士表示,派籌系統很方便,無需親自排隊候車,但指已等了半小時,抱怨的士數量不足,建議政府應該提前準備應變措施,增加的士數量。
在香港國際機場的入境大堂,昨日亦有大批市民推着行李回港。市民黃女士與兒子到泰國布吉遊玩,並指布吉島旅遊氛圍不錯,「當地有很多旅客」,選擇早上抵港的航班是希望可早些回家休息,略作調整。市民Matthew亦表示,趁農曆新年前往杭州探親,感覺今個新年假期比去年人更多,「兩邊的機場都挺多人,飛機也全部坐滿。」
仍有19萬港人離境
入境處表示,截至晚上9時,各口岸共有97.7萬人次出入境。逾60萬入境人次中,約42.3萬人次為本地居民,最多人經羅湖口岸入境,其次為深圳灣口岸。出境方面,逾37萬人次離港,當中逾14萬人次為內地旅客,另有逾19萬人次為本港居民。
新春長假期結束,批發及零售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輝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今年市道氣氛熱鬧,即使很多市民北上消費,但亦有大量旅客南下來港旅遊及消費,雖然現時未能估計實際業界整體銷售額,但必然對業界的生意有正面幫助。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發表網誌亦指,今年本港過年氣氛濃厚,人流明顯增加了,傳統的旅客熱點、購物旺區或大型商場,都是人頭湧湧。從年廿九至年初三訪港旅客有近68萬人次,按年增約6%。餐飲、旅遊業亦有不俗表現,餐飲界新春生意額升超過一成;在遊客較集中的一些傳統旺區,消費額比平日多兩成。
(來源:香港文匯報 記者:吳健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