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涼風有馬戲》大館上演 馬戲x南音:在街頭搭起傳統藝術舞台
【點新聞報道】「它就好像是一本日記,即是說一個馬戲表演者、一個街頭藝人的心路歷程。」當馬戲和南音兩種傳統藝術形式相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馬戲聯乘戲曲表演《涼風有馬戲》,自12月20日起一連6場在大館洗衣場石階上演。香港馬戲表演者麗兒及香港戲曲創作人江駿傑,用肢體和聲音翻開一本街頭藝人的日記,講述傳統藝術從業者如何從歷史中走來,又將去往哪裏。
「涼風有信」:尋找嶺南文化氣韻
馬戲表演者麗兒將今次表演概括為「唱南音的人和玩馬戲的人一起做創作」,他直言這種組合在廣東文化中十分新穎,因為繽紛的馬戲向來配以「開心的音樂」,而這次搭配風格偏悲涼的南音,會有一種奇妙的「化學作用」。麗兒說,南音給人的感覺像是在榕樹頭下講故事,而馬戲表演多在街頭進行,榕樹頭和街頭的呼應感,促使他和戲曲創作人江駿傑展開合作。
《涼風有馬戲》這個獨特的名字從何而來?江駿傑介紹,出處是著名廣東南音《客途秋恨》的第一句詞「涼風有信」,這句廣為人知的唱詞配上香港天氣轉涼的聖誕月,會讓觀眾有一種別樣的代入感。
不同於作曲完善、按指揮演奏的大部分主流西樂,《涼風有馬戲》中的南音部分有許多即興演唱。至於演唱的內容,江駿傑介紹,麗兒平日演出習慣寫日記,兩人就以此為靈感,用唱腔和肢體表演日記內容。江駿傑用南音即興唱出曲調,邊唱邊用敲擊樂回應唱腔。再加上麗兒馬戲表演的空間、路線和身體運動,兩人一起創作出起起伏伏的音樂脈絡。
麗兒則透露,這次的6場表演每場都不同。他說,每次的表演會框定大概內容,而細節上,究竟會彈些什麼、唱些什麼,均視乎表演者那一刻的感受。
「在整個排練過程中,我們都在尋找一樣東西,找的時候我們會更加去看得清楚,我們嶺南的『根』文化究竟是在哪一個位置。」江駿傑總結道,表演過程中能感受到「一種氣韻的生成」,這種對於嶺南文化內核的捕捉,是此次合作的重要得着。
街頭藝術家:把空地變為舞台
作為街頭藝人,麗兒認為馬戲、雜耍,以及其他街頭表演文化的一大共同點,即是表演空間的獨特性。有別於劇場表演,街頭表演的獨特之處是藝人會通過表演,將無事發生的空地自動變為講故事的舞台。
上演《涼風有馬戲》的大館洗衣場石階,亦與街頭表演的環境相對應。「又未去到一個很正式的劇院、有些很正式的座位給別人坐,又類似一個普通的行人通道,但又有表演發生,」麗兒說,大館的洗衣場石階是正合適的、介乎正式表演場地和街頭空地的地方。
戲曲中的空間把控同樣大有講究,因為戲曲文化本身就是一個「公共空間的文化」。江駿傑舉例,戲曲演員在台上常常用走圈作轉場,即「從某地走到了某地」,這是因為在街頭的民間劇場不需要建築布景,每一幕的場景是什麼要靠演員演出來。他認為,從古至今的戲曲都屬於民間的街頭文化,演員的聲音、動作是在告訴觀眾「這裏是一個很不一樣的空間」,要透過演員和觀眾的想像一齊將戲台「搭起來」。
傳統藝術創新:絕不是一味西化
馬戲和南音這兩種歷史悠久的傳統藝術形式,在中西方文化交融、古老和現代碰撞的香港,也在找尋創新之路。
麗兒接觸馬戲、雜耍已近十年,回顧學習和表演的歷程時,他提到「當代馬戲」的概念,即馬戲表演最重要的已經不是操作道具,亦不在於娛樂他人,而在於表達當下的感受。
麗兒介紹,《涼風有馬戲》中的馬戲表演形式叫做「心流藝術」,英文為「flow art」,所用道具包括水晶球、無理繩球、大環等。相比傳統馬戲常用的拋接道具,這些道具更強調與肢體的配合,麗兒希望能夠通過馬戲來表達藝人的內心。
9歲起學戲曲,至今已25年的江駿傑則提到,香港的戲曲仍然傳承着傳統文化,但劇目創新也在漸漸進行。在他看來,文藝創新絕不是一味西化,而是要帶着嶺南文化的底蘊來發展。
得益於曾經涉獵廣泛的藝術學習經歷,江駿傑喜歡做跨界創作,通過和不同界別藝術家的合作來探索戲曲發展之路。廣東南音作為早期歌謠說唱體系,旋律簡單而不多變,今次與馬戲融合,江駿傑就嘗試用最簡單純粹的方式去演繹文字、聲音和音樂,用它們來體現「最當下」的情感。
跨界合作的過程,被江駿傑形容為「我畫一筆,麗兒又畫一筆,然後我們會一齊畫。一條是聲音的方向,一條是身體的方向,就會見到一個樂譜出現。」合作中,他見到其他藝術門類從業者對戲曲的不同理解,見到很多「不一樣的風景」。「正如同香港的地域優勢是可以接觸到很多不同國家、地區的文化,」江駿傑說,希望可以在香港進行實驗性的、前瞻性的文藝創新嘗試,為傳統藝術搭建起更多融於生活的舞台。
(點新聞記者周禹含報道;視頻製作:陳璐;視頻拍攝:福瑞士、陳璐)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