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都追蹤|65%棕地作業者「大遷徙」 物流業主及居民對收地有SAY
北部都會區多元發展,新田科技城將會打造成優質、健康及綠色生活新社區,收地行動陸續展開,然而當中涉及超過1500公頃棕地,未來10至15年間區內有六成半的棕地營運者需要搬遷。
北部地區不少地方現在以物流業為主。大公報記者日前前往物流倉庫密集的洪水橋、厦村及新田,訪問區內業界對有關搬遷的看法,受訪者均表示支持發展新田科技城的方案,惟希望搬遷方案能有緩急先後,不宜「一齊收地」,擔心急速及無差別的收地行動,會對物流業造成影響,亦希望新田科技城與當地物流業能一起並肩前進。
「我差不多每天都四處聯絡找尋倉庫,但市場上供應少,加上我們行業貨量大,考慮到落貨地點在機場或貨運碼頭,如搬太遠『十分不理性』。」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第二期發展正進入收地及建造階段,海航物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程志偉表示,該公司的物流倉庫位於厦村附近,今年9月4日已接獲地政總署通知,要求在12月6日之前停止有關作業。
地段業權分散 整合使用有難度
程志偉透露在該處經營物流倉已超過10年,「我記得是2014年底在這邊經營我第一個倉庫,六七年前才搬來現時面積有約10萬平方呎棕地。」他指其中4萬方呎倉庫設有上蓋,3萬方呎為露天倉庫,每日處理十多個40呎的貨櫃,聘用30多名員工。
政府將大規模在古洞、新田及厦村一帶收地,程志偉表示在接獲通知後已趕急往多區覓地,惟12月6日收地,至限期前一天仍未找到合適的地方搬遷。他坦言,不少地方已刊憲列入收地之列,別無選擇,「加上經濟環境差了許多,未來不明朗的因素較多,更難去租一個較大的倉庫。」他坦言自從政府大規模收地後,好多倉庫都坐地起價,以往每呎租金八至十元,現時已加價至16元,加上經濟環境不太理想,令他們經營更顯困難。
另外,程志偉又提到經營物流倉存在不少難題,有些地段業權分散,未必能整合使用;而現時利用貨櫃車運輸貨品,柴油的需求大,加上輪胎的消耗,有些倉庫地點太偏遠,令整個環保物流的循環及時間等均難做到。他又指相關因素會增加經營成本,消費者亦會受影響,「民生方面對倉庫亦有需求,變相形成漣漪效應,生活指數亦隨之增加。」
「(未來)我都是繼續找倉庫,最差的情況若未能做到,只有將一些業務縮小、分拆或不再供應。」程志偉無奈指沒有倉庫確實難以繼續經營,而承租貴價倉庫更需考慮成本,「我們的客戶群是經營許久才能得到,強行分拆業務會流失不少客戶,影響好大。」他不諱言,屆時部分員工更會因此失業,他現時只有見步行步,待真正執行收地再作打算。
盼政府早規劃 令業界順利銜接
程志偉直言發展北都為民生項目,業界均十分支持,只是業界關注相關收地及發展的先後緩急,如何發展及安置業界。他指2016年曾與政府磋商多層式工業大廈的方向,當年有兩個選址,包括雞伯嶺及橫洲內用地,「至今近十年,仍未完全開始進入建設階段。橫洲仍生滿野草。」他指若政府能預早規劃,加添設置,可令業界順利銜接,「就不會令整個物流業受到嚴重打擊。」他不諱言至今政府欠缺長遠的物流發展方向,希望政府能落實政策,支持物流業界。
做好規劃|業界倡闢物流園 長遠提升競爭力
「洪水橋收地剛開始,同業都到處找地方搬遷,明年又說收新田的地,根本透不過氣來,對物流業衝擊非常之大,希望政府能再三考慮。」香港陸路客貨運輸業議會主席蔣志偉日前接受《大公報》訪問時,直接表達物流業界的疑慮。他指本港物流業界分布於新田的物流倉數以百萬呎計算,不少均位於新田科技城發展第一期第一階段的收地計劃之內,即在明年第二季至2027年第三季面對收地,「我們根本不夠時間。」他希望有關部門能關注收地對物流業的影響,以及研究在新田規劃土地專門作物流發展。
讓新田科技城與物流業共存
蔣志偉直指,物流業一直在棕地作業,而棕地營運與多層式的物流倉營運完全不同,棕地上的物流倉好高,而大廈式的物流倉並沒有如此高的地方,而卸貨台位的設置亦特別多,同時可處理十多部車輛的起卸,多層式物流倉未必做到。
「近期不少同業均反映對收地的困擾。」政府計劃以「片區開發」模式發展新田科技城,交由發展商綜合開發,蔣志偉認為政府應與相關單位溝通,「新田科技城與物流業不應是衝突,政府應構想並存方案,可否在新田規劃土地專門作物流發展,成立一個新田物流園與新田科技城一同發展。」他強調業界十分支持政府發展科技城的構思,惟希望政府能作長遠規劃,讓新田科技城與物流業共存。
妥善安置|物流倉業主:賠償以外,更想繼續經營
在新田經營倉地的黃偉明,自1994年在上址經營物流運輸至今,提供露天倉庫予客戶存貨作配送,他擁有的倉庫土地將會被用作建設新田科技城,當局今年3月表示將會收地,預計明年第四季將進行收地工作。黃偉明認為北都計劃有助提升周邊地帶的發展,對居民有益,但推動計劃的進度過於倉促。
據悉,政府向業界透露,合資格的有上蓋倉庫賠償額每平方米可達約2300元,沒有上蓋的為每平方米約440元。黃偉明表示從事運輸物流業多年,擔心在收地之後,不能繼續從事現有的行業,會失去生財工具。他說:「就算賠償給我,又可以用多久?我沒辦法繼續從事運輸物流生意就不能生存下去,沒理由要我不再從事現時的生意。」
黃偉明希望政府可以在新田科技城或河套區等位置設置一塊土地,讓從事運輸物流業的人士繼續經營現有的生意,降低發展北都時對他們造成的影響。
改善生活|新田居民:冀政府規劃前多諮詢
國家「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發展為國際創科中心,新田科技城成為創科發展集群的樞紐,與深圳科創園區產生協同效應。新田鄉鄉事委員會潘屋村原居民代表潘家樂表示,他們的村將被納入發展新田科技城的創科用地,並在該用地上興建數據中心。他直指居民支持政府推動北都計劃,冀發展計劃改善道路和交通,方便村民來往郊區及市區,以及興建更多社區設施,有助帶動村落附近一帶的發展。
然而潘家樂憂慮現時政府的土地規劃或對村民造成滋擾或不便,他舉例政府計劃在潘家村附近興建政府數據中心,以及設置大型電腦將數據備份,他指數據中心與相關設備與民居的距離非常近,附近用地未來也可能用作興建房屋,擔心發展過程中,以至數據中心落成之後,可能對他們的村落,及附近一帶的村落村民的生活造成影響。他希望政府多與村民和地區人士溝通,了解他們的憂慮和需要,在規劃創科用地時盡量遠離民居,減少對村民生活的不便。
潘家樂同時提到,希望政府可以更好地善用和規劃用地,例如將一些目前荒廢的用地可否加以善用,同樣獲得發展機會,以及讓現時在原址從事原有行業,例如從事運輸物流業的人士,優先透過換地的方式或者劃出一個新的地區讓他們繼續發展,讓居民真正享受到北部都會區發展帶來的紅利。
(來源:大公報)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