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慧說法|莫讓高球拖北都後腿
文/鄭久慧
粉嶺高爾夫球場環評司法覆核案,高院日前裁定高球會大部分勝訴,政府須再做諮詢。原定在受影響範圍興建的12座公屋及資助房屋,多達12000個單位,動工遙遙無期,這對北都發展造成巨大「蝴蝶效應」,預計高球場公屋2029年落成後將遷入的三至四萬居民,本來可為北都的基建建設、商業活動、教育物流提供充足的人力補倉,現在重新環評、北都三個片區再規劃、及整個北區重新協調公營房屋布局,統統須時,動輒拖延數年,無疑在整體上拖了北都發展的後腿!
當局應雙管齊下,從速行動,一方面讓環保部門盡快再啟公眾諮詢,同時應盡早研究判詞提出上訴。
高球場公屋為北都主要基層住屋來源之一
高球場建公屋受挫,對香港整體十年公屋供應未必有明顯影響,但對北都的公屋供應,影響巨大。據政府發布的《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2023》第34頁,講明北都提供43400個公屋單位,亦清楚指出這四萬多個單位屬於2024年至2033年間區內建成的公營房屋項目,主要在粉嶺/上水新市鎮內、皇后山擴展用地等,很明顯預計在2029年落成的高球會公屋單位包含在其中。
粉嶺高球場根據規劃,屬於粉嶺南,而非粉嶺北。細看政府關於未來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的官方網頁,佔地約165公頃的粉嶺北新發展區,全面發展後可容納約73800新增人口;而佔地約447公頃的古洞北新發展區,全面發展後料可容納約114300新增人口;兩個區加在一起,新增住宅單位亦只不過是59900個,按比例估算,整個粉嶺北將只會提供約兩萬個新單位,根據政府公布該區的新建住宅單位的公私營房屋發展比例大概為70比30,即有一萬餘個公屋單位。
如此說來,偌大的粉嶺北(165公頃)實際將提供的總公屋數量也只比收回粉嶺高球場9.5公頃土地建萬餘個公屋單位,多不了多少。由此可見,高球場建公屋的項目為北都提供主要基層住屋來源,對支持北都發展非常重要。
高球場公屋交通方便 為三大片區發展提供生力軍
高球場公屋項目交通便利,距離上水站的直線距離僅約500米,非常方便「無車一族」的基層市民。粉嶺高球場收地早已討論多年,現時所有北都規劃都早已將這個公屋項目計算在內,政府新推的三塊「北都片區試點」,分別位於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粉嶺北新發展區和新田科技城,如果高球場公屋項目拖延數年,三個片區的內部規劃必定要重新擬定,加大住宅供應,特別是粉嶺北片區的公屋供應,從而確保有足夠的基層住屋。否則粉嶺北若根據原本規劃,全面發展後僅得兩萬餘個住宅,其中一萬餘個是公營房屋,怎麼可能補充高球場公屋項目呢?
從發展時序來研判,不僅整個粉嶺北要重新規劃,其他土地也要重新規劃,因為整個北都的啟動發展初期,就是在粉嶺及古洞一帶,建成商貿住宅區。故此,萬二個高球場公屋項目受阻延,勢必嚴重影響整個北都初期規劃的基層公屋單位,以及入住單位的那些基層人力資源,這些都是北都的生力軍。
況且細看地圖,高球場公屋項目正位於三個片區的中心,正好為三個片區源源不斷輸送人手,對支援三個片區未來發展商貿、創科、教育等產業,至關重要。再加上高球場的地是現成的,不需要再經過收地、併購農地的漫長過程,本預計這12000個公營房屋將在2029年就落成,時機正適合為臨近的三個片區提供基層勞工及服務業人手的充足供應,現在這個預期的人力資源鏈被打破,整個北都發展受影響,北都統籌辦、發展局等部門應盡快給出補救方案!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