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論壇|李家超分享香港經濟增長優勢 增強國際金融貿易中心地位

李家超致辭。(點新聞記者攝)

【點新聞報道】一年一度的香港論壇今日(4日)在會展中心舉行。今年,論壇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約400位商界人士,大多是香港商會聯會成員。行政長官李家超在論壇上致辭時表示,這些國際商界人士的到來代表了他們對香港有着深厚的信念和承諾,「你們在這裏是因為香港的意義,香港就是商業」。

李家超強調,「一國兩制」賦予香港獨特的商業、貿易和金融機會,並得到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這讓香港能夠繼續發揮「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作用。香港長期以來吸引眾多企業和投資者,這得益於香港自由開放的投資環境、簡單低廉的稅制、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和物流網絡,以及信息、資本、商品和人員的自由流動。更重要的是,香港對法治的堅持根深蒂固,香港也是全球唯一一個擁有中英文雙語法律體系的普通法司法管轄區。

另外,為了發揮香港的優勢,特區政府在過去兩年實施了一系列促進經濟增長的措施。李家超提到,香港成立了人才交流平台及吸引戰略企業辦公室,以加強對人才和企業的吸引力。另外,有關部門正在北都區開發一個橫跨香港與深圳的科創合作區,香港將推出一系列措施促進人才、物資、資本和數據在港深兩地流動,相信該區域將為全球投資者和企業家提供廣泛機會,促進創新發展。

李家超強調,新一份施政報告推出了增強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地位的多項舉措。香港將整合這些領域,創建一個高附加值的供應鏈中心,吸引內地和海外企業在香港設立國際或區域總部。香港能夠為企業提供多樣化的諮詢服務,並擁有強大的離岸貿易和供應鏈管理網絡。另外,施政報告中還強調了高附加值產業,包括低空經濟、通信、人工智能以及數字產業。目前,香港已成功引進了逾60家戰略性企業,這些企業來自人工智能、數據科學、生命健康技術、金融科技、先進製造業和新能源技術等關鍵行業。他預計,這些企業將為香港帶來420億元的投資額,並將創造逾7萬個就業機會。此外,香港在人才吸引方面亦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效,過去兩年,約16萬名專業人才和他們的家人來港定居。

李家超提到,「今年7月,我率領高層代表團赴老撾、柬埔寨和越南,這是繼去年訪問新加坡、印尼和馬來西亞後的又一次出訪。去年,我還首次以行政長官身份訪問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這些訪問的亮點包括簽署了約100份涵蓋眾多領域、行業和機構的諒解備忘錄,這些協議將為香港與東盟之間的合作創造新機會。另外,他表示,希望很快能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相信香港加入RCEP將加強香港和RCEP國家的貿易合作和商業聯繫,為各方帶來互利。

此外,李家超指出,香港最近簽署了《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濟合作安排》(CEPA)中服務貿易協定的修訂案。在修訂CEPA的過程中,香港的投資企業將能夠選擇在大灣區使用香港法律並選擇香港進行仲裁。因此,大部分行業不再需要滿足在香港經營3年的要求,即可符合成為香港服務供應商的資格。這將使全球企業和創業者將香港作為擴展內地市場的基地,並享受CEPA下的優惠待遇。

(點新聞記者丁亦凝 實習記者王琼正報道)

相關報道:

李家超:本港處經濟轉型期 如不改革會被淘汰

(有片)李家超:全力支援工商界和中小企 打造香港成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