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評四方|淺談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
文/關品方
不少讀者提到,我的文章較長,希望能夠縮短,提綱挈領,把重點說出就得。從今天開始,我嘗試這樣做。
早前我提過四個方面——數字經濟、太空經濟、低空經濟、創科經濟——是四維馬車驅動中國經濟發展的引擎。為什麼定義為經濟不是產業?因為這四方面的經濟各自帶動第一、第二及第三產業。今天只談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和其他三方面的不同之處,是需要有基礎建設,離不開以高速運算的大數據處理來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包括統一的產權保護制度、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統一的公平競爭制度、統一的社會信用制度,以及統一的公平公開的市場監管制度。目標是要做到通過數字化管理形成全國統一大市場,讓商戶互聯互通,平台自由出入,優化資源配置,建造一個合理公開、公平透明、充分競爭的生態環境,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釋放企業經營活力,提振民眾消費的信心,為各方面的經營者和消費者創造市場化的營商和交易環境,支持中國經濟的穩定發展。如果做得成功,有機會提供案例給全球南方、金磚集團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參考,發揮外溢效應,作出間接貢獻。
什麼是國內大市場?中國有14億人口,9億勞動力,4億中等收入群體,2億人才資源,1.5億營商主體。其中4億中等收入群體本身,已經超出美國人口的總和(3.3億),超過歐洲總人口的一半(7.5億)。這是中國經濟的規模優勢(或規模紅利)。
從民眾的角度看,數字經濟的核心關注點,最重要的是防止網上詐騙、洗黑錢和非法吸收社會資本。數字人民幣移動支付的廣泛使用,要能夠讓市民有充分的信心,相信政府有效規管(預防性)和有效執法(懲罰性);需要完善法規、防微杜漸;強勢巡查堵塞,強勢緝捕判刑,涉及很多具體內容。市場運行、市場準入、市場管理各方面都需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持續強化優化。
筆者認為,在推動數字經濟的同時,要確保反壟斷。在數字經濟的環境下,今天的工業時代4.0和此前3個階段的工業時代的反壟斷不同。因為平台經濟最容易產生壟斷,更需要防止資本的無序擴張。這又牽涉到金融領域,包括銀行、證券、保險和信託四個方面,怎樣能夠把金融強國建設好(筆者以前已談過)。
總而言之,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格局形成之後,才可以真正做到科學化的數字管理、避免空想社會主義,真正通過高新科技的大數據運用,逐步邁向科學社會主義;不是計劃經濟,更勝計劃經濟,因為尊重市場的力量,保障公平的競爭。
國內不少經濟學家在「中國經濟學」(有別於西方經濟學)的理論和實踐方面正埋頭研究,注重以數據為本的實證分析,離不開數字經濟的案例。以上的總結性描述,好像十分抽象,其實牽涉到很多具體問題。最終目標是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前人未走過的路,要害是參考西方經濟發展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擇優捨劣,走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