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發局調查:9成受訪港商看好未來兩年跨境電商 內地及東盟最具潛力
【點新聞報道】香港信保局與香港貿發局今日(27日)聯合發表《港商迎來跨境電商新機遇》調查研究報告,顯示高達9成受訪企業認為,未來兩年跨境電商業務會帶動可觀的銷售增長。當中,「已開展電商業務」的企業認為,銷售額可平均增加14.6%。
貿發局指,今次調查於2024年於6至8月期間,以電話及線上方式,訪問了352家香港公司,受訪企業電商業務覆蓋全球,包括內地、東盟、美國、日本及歐盟市場。當中65.4%為「已開展電商業務」,其跨境電商業務佔總銷售額平均佔比21.9%;其餘的34.6%為未來1至2年「計劃開展電商企業」。
受訪企業普遍認為跨境電商為業務發展帶來正面效果,包括拓闊銷售渠道(69%)、新增市場機會(50.3%)以及提升品牌知名度(48.9%)。中國內地以及東盟,在未來兩年內擁有最大增長潛力,認同佔比分別為61.6%以及44.3%。不過貿發局續指,港商從未放棄過成熟市場,仍有許多企業前往歐美參展,故相信其在應對特朗普潛在關稅壓力中,已有經驗。
不過該調查也直言,業內人士面臨諸多問題,包括貨物交付、平台費用、匯率、退款、市場競爭、監管及財務問題。受訪企業認為存在的實務問題包括:內地或海外的清關程序繁複(38.4%)、退貨程序複雜╱成本高昂(31.3%)及難以管理小宗訂單的國際交付(29.8%)等。
針對平台費用、匯率、退款問題,受訪企業認為第三方電商平台的高額佣金、付款周期長等問題為他們帶來挑戰(佔51.1%);面對匯率波動╱匯兌成本高昂的難題佔46.6%。另有28.4%的企業表示退款涉及的費用十分高昂。
香港貿發局副總裁劉會平表示,電子商貿已經成為全球經濟不可或缺的動力。世界銀行引用市場調查機構數據估計,今年全球B2C電子商貿銷售額達到6萬億美元,而內地是全球電商的領跑者,超過四分之一消費品零售是通過網上進行交易。
香港信保局總監趙民忠表示,港商並非依靠單一市場,外圍的壓力也總是存在,應對關稅壓力已有經驗,「中國+1」的策略已成為大趨勢,相信可利用東盟等市場分散風險。
針對上述的痛點,香港信保局今年先後與金融科技公司、再保險公司,以及銀行合作,度身訂造貿易信用保險方案,向香港電商的貿易貸款提供保障,以鼓勵及支持港商獲得貿易融資,發展跨境電子商貿。
信保局和貿發局於2024年於6月至8月期間,以電話及線上方式,訪問了352家香港貿易商和製造商,了解港商拓展跨境電商業務的狀況、目前所面對的困難,以及他們需要的支援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