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理大簽備忘錄培訓低空經濟人才 明年9月開辦碩士課程
【點新聞報道】為推動人才培育、學術研究和技術轉移,香港理工大學今日(19日)正式成立低空經濟研究中心,並在「航天航空科技創新高峰會——香港低空經濟發展分論壇」上舉辦成立儀式。據介紹,該研究中心將透過應用研究,提出針對在香港使用無人機的操作守則,並聯同理大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提出修改或制定新法規的政策建議。
該研究中心匯集來自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土地測量及資訊學系、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物流及航運學系的專家學者,專注基礎設施部署與低空空域營運,以及智能感知與控制技術的開發等兩個關鍵領域。第一個領域旨在有效設計和管理低空空域,確保其安全高效的使用。第二個領域則聚焦於開發先進技術,確保飛行器能夠在低空空域中,即使在挑戰性的情況下,也能安全飛行。
推低空經濟碩士課程培養專才
理大副校長(研究與創新)兼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趙汝恒教授指出,低空經濟是國家大力推動的新興產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引擎之一。理大積極支持低空經濟相關技術發展,包括城市景觀中的無人機包裹遞送和無人機運輸系統。同時,理大也向政府提供有關低空經濟的政策建議,獲得政府的重視和採納。
理大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黃海龍博士在介紹理大低空經濟研究中心成立目的及研究項目時表示,明年9月理大將開辦低空經濟碩士課程,從航空硬件和民航軟件等方面,跨學科培養發展低空經濟所需的專業人才。
與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合作創新實踐
目前,研究中心已展開研究低空空中交通管理、利用無人機運輸貨物等項目。透過應用研究,理大低空經濟研究中心將提出針對在香港使用無人機的操作守則,並聯同理大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提出修改或制定新法規的政策建議。
理大校長滕錦光、立法會議員兼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創會會長葛珮帆,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創會副會長、智慧城市聯盟創辦人及榮譽會長鄧淑明等出席理大低空經濟研究中心成立儀式。當日,理大與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簽署合作備忘錄開展合作,促進低空經濟領域的創新與實踐。
(點新聞記者權世平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