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港鐵扶梯「左行右企」引熱議 市民建議兼容並蓄?
【點新聞報道】在香港這國際大都市,港鐵是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記者在多個港鐵站觀察到,儘管官方多年來一直宣傳「緊握扶手,企定定」,但市民們仍然習慣於在自動扶梯上「左行右企」。
「左行右企」可以追溯到英國倫敦地鐵,當年是約定俗成的英式扶手電梯禮儀,80年代引入香港,至今已經在市民間形成了默契。 說到底,它背後的原因其實是一種有效的「效率」安排。不趕時間的市民靠右站,趕時間的打工仔則能在左側快步通行,達到人流分流的效果,既方便又高效。
然而,這一習慣背後,安全隱患逐漸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今年首9個月,港鐵在車站共錄得430宗扶手電梯意外,其中約六成原因與乘客沒緊握扶手或在電梯上行走而失平衡、被他人碰撞,以及攜帶大型物件有關,可見在扶手電梯上行走的風險。點新聞記者就此採訪了多位市民和立法會議員張欣宇,以期了解不同觀點並探討可能的解決方案。
從事金融行業的陳先生認為,只要不攜帶大件行李,這種行為並無不妥。他建議在扶梯入口處增設黃色柱子,以分隔攜帶大件行李的乘客。當記者向市民解釋在高峰時段「左右企穩」能提高安全時,李小姐表示不會因為官方宣傳而改變習慣。他們認為,在緊急情況下仍需要提醒他人讓出通道。此外,接受訪問的多數市民也對官方建議「左右企穩」持保留態度,認為這對趕時間的乘客「不公平」。一位香港大學法律專業的學生認為,沒有必要通過立法來規範這一行為。
立法會議員張欣宇指出,「左行右企」並非完全不可接受,但確實存在安全隱患和維修問題。他結合自己在港鐵的一線經驗,認為在人流高峰期,「左行右企」並不一定比「左右企穩」更有效率,建議社會應形成共識,而不是強行推行某一種方式。
張欣宇表示,不應過度宣傳某一種電梯使用方式,而是應該讓選擇不同方式的人相互理解和接納。他提到,即使在人流較少的情況下,乘客站在左側也是完全可以的,而在有足夠空間時,快速通過左側也是可以接受的。他還預測,隨着越來越多的人因官方宣傳而站在左側,自然會導致習慣的轉變。
港鐵回應點新聞查詢表示,港鐵鐵路網絡內有超過1300條扶手電梯,為每日數以百萬計人次的乘客提供高效率服務。乘客在移動中的扶手電梯上行走會較容易失平衡跌倒,不但影響自身安全,更有可能引致其他乘客受傷,同時令車站運作受阻,為其他乘客帶來不便。港鐵車務營運及本地鐵路總管李婉玲女士表示,「全球不少地方的鐵路近年從安全角度出發,均陸續透過不同方式推廣在扶手電梯『企定定』。港鐵自十多年前開始,宣傳『握扶手 企定定』的扶手電梯安全訊息,目的是希望乘客在使用扶手電梯時顧己及人,安全至上。特別是隨時代轉變,人口老化,在扶手電梯行走發生意外或會引致嚴重後果。使用扶手電梯時『左右企穩』,實屬安全做法。」
綜上所述,港鐵「左行右企」現象反映了市民對於便捷與安全的不同考量,各有各意見。市民的心聲、立法會議員的建議為這一問題提供了一種中庸之道,在尊重個人習慣的同時,也要考慮到公共安全和效率。移風易俗,並不是一時三刻能做到的事情,這亦難以用立法方式去解決。要推廣「握扶手 企定定」,首先要市民開始踏出第一步,繼而形成市民之間的共識、習慣。
(點新聞記者周傾芫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