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陸空維修技工短缺 業界憂「三跑」啟用問題加劇
【點新聞報道】根據人力規劃,未來本港欠缺18萬人才和勞動力,包括6萬名技術員。早前施政報告提出,會新增渠道吸引年輕及具經驗的極短缺的指定技術工種專才來港;計劃未來3年輸入1萬名技術員,以補充勞動力缺口。立法會航運交通界易志明議員聯同海、陸及空運輸維修業團體代表今日(7日)召開記者會,要求政府盡快交待措施安排,以解決業界技術員工不足的問題,確保本港的海、陸及空交通運作暢順,並配合未來發展的需求。
立法會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表示,面對人口老化及出生率下降,海、陸及空的運輸維修業面對人手短缺問題越趨嚴重。政府去年向航空業推出「特別輸入勞工計劃」,但一直未能成功招聘合適的技術員;船舶及車輛維修業,雖然可透過「補充勞工優化計劃」申請技術員,但申請手續繁複,成功申請數目杯水車薪。易志明表示,希望政府新增的渠道能夠有效地引入技術專才,並確保技術員的穩定性及連貫性,促使維修業健康地持續發展。
船舶維修協會代表李志昌表示,船舶維修業一如建築業,需要具備不同技能的技術人員,才可以把船隻保養及維修至符合海上安全的標準和狀態。現時在職的技術人員,大部分均已超過退休年齡;而船廠又未能在市場招聘替補人手,預計情況會在極短時間內進一步惡化。如果本地勞工市場未能適時提供合適及充足人手,政府應認真考慮輸入外勞。
港九電船拖輪商會代表張國偉表示,目前水面行業人手嚴重短缺,不少人已經做到超過70歲或更大的年齡;過去20年,入行並能夠留守在行業發展的年青一代不足10%。在缺乏足夠維修技術員下,將嚴重影響維修,小則影響服務水平,大則香港經濟發展,希望政府推出措施令年青一代投身為技術人員。
噴射飛航船廠有限公司代表趙金龍表示,香港勞工短缺,員工老化,估計現時超過四成的維修技術人員超過60歲;加上甚少年輕人入行,導致整個修船業都面臨人手短缺及青黃不接的挑戰。為紓緩人手短缺的問題,只能續聘65歲退休員工及外聘,但有近七成新聘員工均超過60歲,只有一成是30歲以下;而學徒培訓,近年亦遇到招聘困難。隨着員工陸續退休,人手不足的問題將會更為嚴峻,希望政府能夠解決修船業當前的困境。
香港汽車修理同業商會代表廖強表示,車輛維修技術員短缺問題,以電動車和商用車最為嚴重。商用車維修技術員嚴重不足,對行業的正常運作構成重大挑戰。現時,汽車維修技術員的平均年齡已達53歲以上,招聘新人的困難又與日俱增,希望新渠道盡快推出,其手續和程序必須簡化,確保行業有足夠人才,推動維修業持續發展。
公共巴士同業聯會代表葉崇堅表示,非專營巴士業界的維修技術人員極之缺乏,過往一台旅遊巴士的正常維修保養,普遍每3個月一次,現因維修人員極短缺,要拖延至半年一次。長此下去,除了令業界的車輛調度欠缺彈性外,同時亦構成車輛的安全隱患。希望未來透過新渠道引入的技術專才,能夠確保他們在港的穩定性。
香港航機服務營運商協會代表劉敏儀表示,香港航空業在復甦後仍面臨人手短缺,尤其是飛機維修和地面支援設備的技術人員。隨着三跑系統落成及施政報告提出的「機場城市」新地標,香港機場需補充足夠人力資源,希望政府考慮輸入技術人員,以確保航空業競爭力,並配合未來機場發展,鞏固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
泛亞太平洋航空服務有限公司代表莫劍棠表示,飛機維修技術人才的培養需要時間和精力,一名飛機維修技術員通常需要4年以上的工作時間,而一名工程師可能需要6至8年的培訓時間。目前,香港機場的航班數量僅恢復了疫情前的八成,未來「三跑」的啟用將引入更多航空公司和航班,人手短缺問題將加劇。希望政府盡快建立一套完善的短期、中期和長期計劃,有效地增加飛機維修業的技術人員。
大昌-港龍機場地勤設備服務有限公司代表張嘉欣表示,現時維修行業平均年齡約為50歲或以上,儘管有關當局每年都通過不同渠道培訓專業技術人員,但仍供不應求。希望政府盡快考慮制定一套以長遠利益為重的有效措施,解決目前機場地勤設備技術人員短缺問題。這將有助推動航空業再創佳績,並維持其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長遠競爭力和地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