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D|主動求變開財路 莫要伸手成習慣
文/黎岩
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發展經濟舉措,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正在審議相關議案以刺激經濟,這些舉措亦蘊含香港新的發展機遇。從宏觀看,中央當然會一如既往地支持香港。但從微觀看,香港各界不能躺平等待中央源源不斷地推出惠港措施,更加不能要求內地以讓利方式扶掖香港。特別是作為香港社會持續穩定的中堅力量的商界,更應識變應變求變,積極參與並擴大投資,特別是在北部都會區的發展問題上,勿計較一山一水的得失,要有戰略眼光、整體發展眼光,放長線釣大魚。
香港回歸祖國27年來,香港每一步的發展、每一處的繁榮,都折射着中央對香港一如既往的支持。香港每有所求,中央必有所應。從大的方面看,不論是維護國家安全還是完善選舉制度,打開「愛國者治港」新局面,都是中央基於基本法的「一國」憲制原則而成事。從具體事務性來看,包括歷經三年的抗疫防疫、確保市場供應穩定這些具體的舉措,乃至疫後恢復旅遊市場、激活證券資本市場等等,都是應特區政府及各界呼聲,中央多方面即時回應了香港社會發展所需。亦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香港社會某些人的思維慣性,即凡事都有中央,凡事都靠中央。香港只要有任何問題及需要,中央都會即時伸出援手;香港只要伸手張口,中央就會無條件地支援支持。
政界傳言,早前有代表團上京會見領導,張口就提出希望中央向港開放更多的自由行地區與城市,搭救香港的旅遊零售市場。據悉,當時有京官即場提點,內地居民想要來香港,並非只是自由行單一途徑,香港的當務之急是提升包括服務態度在內的接待能力,營造一個和諧多元包容的國際都會形象,才能吸引包括內地客在內的更多遊客。近期網絡有段視頻,講述一位內地客在港兌換港幣的「不幸」遭遇,因為兌換數額較少,被要求只能一比一兌換,內地客提出異議,店家辱罵「這些窮人就不應該來香港」。確實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香港某些從業者的服務質素堪憂,若果花錢買氣受,還會有人願意來港消費嗎?
說到底,香港要識變應變求變,要變革旅遊零售市場,營造寬鬆公平和諧氛圍。不能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客觀問題並做出切實有效的改進改觀,一味躺平等待中央搭救,顯然不是應有之義、長久之計。
作為中央直轄的一個特區,根據基本法,香港無須向中央繳納一分一毫的稅賦,更無須向駐軍提供一糧一草,這在全球範圍內可謂是特殊中的特殊。香港只要搞好自身的建設,其實就是對國家建設最大的貢獻,中央一再期望香港能夠通過深化改革,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助力強國建設助力民族復興,這也是香港特區必然承擔的社會歷史責任。基於此,香港作為擁有「兩制」獨特優勢的特區,作為溝通融合東西方文化與制度的橋樑,更應該在制度機制標準程序等方面,為國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作出無可替代的有益探索,以履行助力強國建設的歷史使命。就如同近日在港召開的全球草藥標準大會,香港何以不能藉此難得機會,積極推動建立以中草藥為標準的全球性的草藥標準呢?
今年8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向祖籍寧波的香港企業家回信,也是希望工商界把愛國愛港精神轉化為建設香港的實際行動。商界是香港發展繁榮的參與者、貢獻者,也是受惠者,在充分考慮並保障自身利益的同時,也應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以國家發展利益為重,以香港整體利益為重,推動香港持續發展繁榮。商界好,香港才會好;香港好,商界會更好。正如夏寶龍主任一再表示,期望商界堅定信心,在人力、財力上挺港,與政府一同尋找新經濟增長點,而非袖手旁觀。這其中突出的一點,就是商界應齊心合力積極有為,而不是單純地等待中央支援與推動。
總之,中央是香港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繁榮的堅強靠山,但香港不應因此等靠要,時時事事伸手,更加不能有二世祖心態,養成等中央援手的慣性惰性,要把被動伸手改變為主動出手動手,積極有為,才能不負中央厚望,不負社會期待,才能保持香港長期繁榮,財源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