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新語|家校同心推動國民教育
文/溫志倫
本年度的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公布,政府將會為支援幼稚園透過家校合作推展國民教育預留約5,700萬元,為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幼稚園提供一筆過津貼。相信若幼稚園善用此良策提供的資源,將會有效地幫助幼兒從小建立國家觀念,強化民族意識,建立對國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要令教育成效達到最大,首先要明白何謂幼稚園所需的國民教育。教育局文件指出,國民教育是價值觀教育的重要一環,涵蓋國情教育、國史教育、憲法和基本法以及與國家安全教育等互相緊扣的範疇,這是學校課程一部分,是學校應有之責。辦好幼兒國民教育,不僅能夠體現業界積極主動地配合施政報告的內容,更重要的是能夠按幼兒的認知發展需要和能力,配合家長的期望來開展相關教學活動。
嶄新發放津貼促家校合作
一般而言,教育局都會以專款專項的形式為幼稚園發放一筆過津貼,因此做法簡單靈活,業界亦容易理解,惟本年度施政報告為加強支援幼稚園國民教育提供的津貼加入了家校合作的元素。在新方向下,局方可考慮善用家庭與學校合作活動計劃資助電子申請系統來協助發放津貼。現時所有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幼稚園,未必每間學校都在這個平台中開啟了賬戶,甚至尚未成立家教會。建議局方通過此次發放津貼的機會,鼓勵業界善用這個平台,同時亦能促進建立家教會的文化。此次津貼的發放令家教會參與其中,能夠深化家校合作和加強家長教育,指引了家教配合學校推動國民教育的新方向。
融入灣區建設傳承華夏文化
業界如何與家長同心協力地善用津貼呢?業界可從「識變、應變、求變」的方向出發,勇於創新安排活動。現時假日北上消費已經成為熱潮,業界能否把握這個機遇,讓不同持份者進一步融入灣區呢?灣區建設一日千里,除了大型建設和嶄新的商場外,通過灣區的文化氣息共育孩子亦是可以考慮的方向。例如,嶺南文化是一個良好的切入點,香港有大坑舞火龍、長洲太平清醮、潮籍盂蘭勝會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值得孩子們體驗;灣區內的擁有千年歷史的嶺南文化名城——佛山亦值得參觀。它不僅以武術、粵劇而聞名,更是一個充滿魅力的旅遊勝地。因此,建議津貼的使用方式以親子形式為主,鼓勵家長帶領幼兒走進灣區,體驗國情,了解國史。
立德樹人厚植家國情懷
此項津貼除了能讓業界配合現時的「推廣中華文化及藝術津貼」,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外,更能有效地在家庭教育中培育下一代的國民身份認同。從小在家庭中就開始播種愛國情懷,是學校與家庭對孩子們最好的啟蒙教育,也是對國民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實踐。通過多元化的體驗方式,不僅能夠讓孩子從小開始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亦能讓家長體驗和理解國家的進步,為弘揚中華文化而盡一分力。在家校合作推動幼兒國民教育的創新模式下,相信能夠幫助學子立足家國,放眼世界。
(作者為香港未來教育協會學校聯絡部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