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評四方|香港特區怎樣為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改革創新的貢獻?
文/關品方
香港特區可以怎樣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改革創新作出貢獻?最近翻閱各方報道,綜合起來有以下五個方面的具體建議:1.成為制度型開放的引領者;2.成為「一帶一路」專業服務的樞紐;3.成為科技創新的生力軍;4.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領頭羊;5.成為中美博弈的緩衝帶。這說法真好,因為沒有套話。
本文只談第3點。生產要素是人才、錢財、土地、信息、動能和能源。信息是數據產業,動能是勢頭(以基建帶動),能源連結到新能源開發,新材料發明及生態環境保全。以上可說是新質生產力(生產要素)的6個方面。生產要素要做到流量型開放,應主要體現在貨物、人員、資金、信息、技術等的產生、進出和流通。法規制度要做到務實型開放,應主要體現在規制、規則、治理、標準等的制訂,剪裁和接軌。香港特區扮演「超級聯繫人」的角色,有極豐富的內涵,只要想得到,就沒有做不到。
例如應用到大灣區以至整個廣東省的低空經濟產業,即低程空間或低空空域的意思,通常指1000米以下,最高不超過3000米。可以想像得到的,是將來在華南地區的低空空域有「空中巴士」往來,即運載15至20人的小型短途飛機,只需要100米至200米的短跑道就可升降、將來甚至可以垂直升降,連接主要的商業大廈、住宅小區、政府大樓、機場、碼頭及高鐵,運作模式就像現時行駛於香港/澳門和珠海之間的城際金巴,乘客上機,滿座即開。
隨着物流業的發展,貨物運載在15至20噸之間的快遞,定期頻繁往來,可以有飛機師,亦可以無人駕駛。珠江口岸從港澳一直連通到黃埔、虎門、鶴山和廣州等碼頭,可發展水陸兩用的低空飛機,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低空經濟產業的發展前景極具特色。廣東省作為先行先試的區域,可以突顯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優勢,港澳地區現時已有多家企業進軍高科技低空經濟產業。不說不知道,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低空經濟領域專業賽在珠海特區舉行,今年已辦到第十三屆,有接近300個高科技項目,共襄低空經濟產業的盛事。港澳地區有多家企業參賽,成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在低空經濟領域交流合作發展方面的「星星之火」,只是還鮮為人知。
低空經濟發展深具高科技的屬性,科技含量極高。低空經濟領域包括多個細分領域,現時的科技瓶頸,主要聚焦在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傾轉旋翼飛行器等低空運輸飛行器及關鍵部件的技術研發與應用。此外,還有多旋翼、複合翼、仿生撲翼等工業無人機技術研發與應用,是當前低空經濟產業領域的前沿發展方向。這些項目具備技術先進性,可以發揮「國產替代」(經濟術語是「進口替代」)的作用,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珠海特區在低空經濟產業領域方面正默默地領先整個大灣區,因為珠海一直積極把握低空經濟產業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現正加快形成低空經濟產業的集聚效應和開源式創新生態的強勁勢頭。珠海在航空航天、通用航空、無人機等領域已經形成規模。隔年一度的珠海航空展,世界馳名。
根據近日珠海特區報的介紹,珠海現時已有88家相關企業落戶,其中符合最低規則要求的企業已有22家,去年產值高達15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幅高達28%;今年第一季度的產值更增至44億元,估計全年產值可達200億元以上,增速不低於29%,實現良好的增長態勢。
香港特區現時對於低空經濟產業的前景好像還未有一個明確充分的了解和部署。將來整個珠江口岸東西兩岸的水上飛機碼頭或將會乘時而興,五至七年之內,整個大灣區的低空運輸生態(人員及貨物)將會徹底改觀。
本人認為,低空經濟產業是在訊息科技(例如華為的鴻蒙系統)和能源科技(高效電池以至氫能電池)之外,另一項需要香港的研究型大學聚焦集中研發的方向之一。筆者對高新科學技術的專業研究是門外漢,只是近年關注到珠海特區埋頭苦幹不吭聲的特色。以上提出一些管見,謹供專家學者和高官高管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