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評四方|建議扼要說明香港特區創新科技發展的具體方向

文/關品方

有關創新科技,究竟香港特區在這方面需要有什麼提綱挈領的看法?似乎需要有相對簡單明瞭的文章予以解讀。本人認為,當前最重要的應用性及轉化性研究,應該聚焦在掌握通訊技術與及新能源的發展,還有低空經濟引申出來的巨大可能性。在生產製造方面,關鍵還是要和整個大灣區融合,充分明白區域經濟的乘數效應,配合國家的發展策略,以市場為導向,推出新產品,打造新產業,才能夠以點帶面綜合發展下游傳統行業,香港才能夠有真正的拚經濟的出路。這不是故作驚人之語,不是故意危言聳聽。

我們看華為,近8年來經歷過嚴峻考驗之後,更加強大,現時還要積極追趕的,主要是在芯片方面的突破。一旦破繭而出,在智能電動車產業方面,可以發展到無人駕駛、智能停車、智慧監視系統、多功能雷達以至無死角預防電子干擾系統,和Tesla分庭抗禮。從發展新能源的角度看,就是要發展更高效的電力動能,繼而開發氫氣動能。

國家最大的優勢,離不開市場規模。我們參考為什麼Tesla能夠成功登陸上海設廠,主要還是為了從研發到生產再到銷售都貼近中國市場,前景瑰麗。在香港從事創新科技,要有自己的定位,知道孰莊孰閒,孰主孰從,關鍵詞是「充分配合,分一杯羹」,找到着力點。

國家現時正部署迎接第五次工業革命的到來,簡言之是數字經濟,包括數據處理、高速運算、信息科技、精準定位。老實說,從大約2008年開始,美國已經卯上中國的科技發展,之後不斷加大力道打壓中國,希望拖慢中國和平崛起的發展步伐,主要還是出於警惕、憂慮和恐懼。

中美之間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戰爭其實早已開打多年,將會是長期的抗衡。一個世界,將會形成兩個系統和兩個市場,壁壘分明。這將會是未來一兩代人(到本世紀中業)面對的發展特徵,涉及地緣政治、經濟、社會和價值意識,是理論、道路、制度和文化之爭。

香港特區沒有辦法不作出選擇,只能依靠祖國,利用「一國兩制」獨有的優勢,聯接境外,讓自身的存在價值最大化。中美對抗說到底是綜合國力,抗衡的關鍵是GDP的構成:工業生產製造能力和財政經濟貿易,亦即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之間平衡發展的黃金比例,以至環境生態保護、人民幸福指數與及共同富裕程度。兩相對照,是制度之爭,無別話可說。目前中國的GDP體量大約26萬億美元,美國的GDP體量大約35萬億美元,差距正逐漸縮小,是不爭的事實。今後25年,國運(其實是動能或形勢,一種新質生產力)就在中國這邊,似乎已經沒有任何懷疑。在這過程中,國家當然還有不少挑戰,地緣政治的角力十分尖銳。

特區政府在重視創新科技與及國際金融兩方面,方向固然正確,還需加倍努力,關鍵是要做到人才和錢財兼得,有生意可持續做,不是單靠放煙花。

國際金融方面,日後再說。創新科技方面,單舉一例。信息產業的龍頭是華為,最近正式發布原生鴻蒙系統,從內核、數據庫到編程語言、AI大模型等全面自主研發,全面突破操作系統核心技術,真正實現了國產操作系統的自主可控,在蘋果和安卓之外,打造了全球第三個移動操作系統。華為以數萬工程師投入鴻蒙原生應用開發,加快了國產軟件、物聯網、人工智能、數字貨幣、政務和民生應用產業的發展,助力構建了全國產、全面創新的信息技術產業鏈。這方面香港各家研究型大學肯定可以更好地借題發揮,充分配合下游軟件的開發,教學相長,聚焦市場。

原生鴻蒙系統具分布式技術和微內核架構等方面的特點,關鍵是分割和組合之間有高度彈性。因此可以為消費者帶來新體驗,為操作系統行業、程式編寫和軟件生態的發展開拓新領域,帶動相關產業的升級和創新。

除了信息產業和新能源,此外還有低空經濟,同具發展前景。本文已太長,或者下周有空,另文介紹本人的提綱性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