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電動車充電設施可以更上一層樓?

文/馮沛賢

香港要實現205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電動車輛及綠色運輸的普及也是重要一員,近年電動私家車佔香港新登記私家車的比率顯著上升,可是電動車充電設施又是否跟得上發展?香港電動車充電關注組 (「關注組」)早前召開記者會,公布《香港電動車用家充電習慣意見調查》(《調查》) 結果,並建議政府推動優化電動車充電設施及完善相關法例,增加電動車相對燃油車的優勢以盡快普及電動車,助香港達至碳中和目標。

為達至碳中和的目標,政府推出不少措施如利得稅扣減及電動車「一換一」計劃等,在最新一份《行政長官2024施政報告》中公布投入3億元推出新計劃,資助私營機構安裝高速充電設施,以及利用現有油站用地以「一地多用」模式設立充電站及在上蓋發展其他用途。今年七月的新登記私家車,燃油車仍佔43%,電動車佔57%,後者比率明顯低於2024年首季度的78%。在使用電動車期間,發現充電價格高昂且定價存灰色地帶,充電設施供不應求、質素參差且便利性不足,成為電動車的短板。收費充電方面,無論政府部門轄下停車場,還是私人停車場,不少採用按時收費模式。有中速充電樁(中充),充滿一輛60kWh電量的電動車需時約10小時。車主若要充滿電則需較長時間,變相付出更多充電費用,同時發現快速充電樁(快充)充電效率受不同因素影響,令充電時間增加,且超出一分鐘即按一小時計,並不合理。故此建議環境局推動各承辦商全面落實按量收費模式,包括修訂《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政府部門轄下停車場應帶頭盡快採用按量收費模式。

有電動車企業旗下快速充電站半年內兩度以此為由加價,累計加幅逾兩成半。除了鼓勵電力公司在非用電高峰期增設優惠時段以降低充電成本,建議環保署聯同消委會定期公布充電費用調查結果,並參考消委會的「油價資訊通」開發「充電資訊通」應用程式,讓電動車駕駛者更容易比較各處充電樁收費,促進市場競爭。另一方面,政府應強制承辦商分別列出「基本電價」及「服務費」,以保障消費者知情權,避免有人超收電費。

鑒於政府現時土地批租作充電場時,條款中已列明承辦商對的士和商用車充電每度收費不得超過港幣兩元,建議政府考慮修訂條款使其涵蓋電動私家車,使收費水平定於多數人可接受的範圍。

公眾充電樁方面,目前不足五千個,與《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路線圖》)中「於2025年建成一點五萬個充電位」差距較大。《路線圖》僅列出充電樁指標,而未單獨列出各類充電樁的數目,未能如實反映公眾充電樁供應短缺問題。為此,政府應雙管齊下,修訂《路線圖》並單獨列出「快充」、「中充」及「慢充」數目,並披露三類充電樁的平均功率,以如實反映充電樁建設進展,以及訂出時間表,擴大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並大幅提升「快充」比率。

(作者為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會董、屯門青年發展及公民教育委員會副主席、屯門區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