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汲取「古田會議」智慧 改革求變事半功倍

文/曾財安

無論是根據中央的提醒或者是本地現實情況,特區政府都需要對香港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方能追上迅速改變的內外形勢,使由治及興事半功倍。使人欣慰的是,社會各界對改革求變並無異議,現在的關鍵是,全社會需要找出,香港出現了什麼問題?需要改革什麼?應該如何進行?改革目標又是什麼?只有正確回答了這些問題,改革才是擺正了方向。

香港是國家的一個特別行政區,面積不大,人口只有740萬,也不多,但卻是一個國際城市,世界主要金融中心之一,進出口貿易發達,旅遊業興旺,各種訴求及利益關係縱橫交錯。因此之故,改革求變並不是如一些人想像的那麼簡單輕鬆,而是相當複雜。特區政府需要在維持香港現在的有效運作,保留原有優點的同時,平衡地對深層次結構性問題進行微創手術,從而在不傷筋骨的情況下達到去蕪存菁的效果,一切操作都需要高超的政治智慧。

香港特區在「一國」的框架下實施不同的社會制度,雖然不少情況與內地不盡相同,但天下事情都是同一個道理,在大原則上並無差別。特區政府在進行改革任務時需要學習國家在這方面的成功經驗,於摸着石頭過河時有所參照,從而少走彎路。

從10月20日開始一連8天,筆者組織了一次香港警隊歷史學會紀念長征啟程90周年的紅色之旅,前往福建、江西、湖南、廣西與貴州,實地重溫「遵義會議」召開前的一段崢嶸歲月。第一站是上杭縣古田鎮的「古田會議」舊址及紀念館。在當地的黨員幹部引領下,歷史學會一行詳細學習了會議精神以及當中的重要細節,獲益良多,領悟及感受頗深。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由毛澤東主席(時稱毛委員)所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召開第九次黨代表大會,地點在古田鎮,史稱「古田會議」。這次會議的主要目的,是針對紅四軍黨內和軍內所出現的一些嚴重問題,進行原則性、根基性的改革,為當時的黨與軍隊建設指明正確方向。會議通過決議案所規定的紅四軍建設的各項原則,為解決紅四軍當時的迫切問題提供了正確方向,隨後更在其他根據地的紅軍中逐步推行,影響極為深遠,是中國共產黨建黨建軍史上一次極其重要的會議。

1929年1月,由毛澤東、朱德所領導的紅四軍離開井岡山,轉戰於贛南、閩西地區,最後站穩腳跟,在當地創立了紅色根據地。隨着形勢的有利發展和隊伍的壯大,紅四軍及其黨組織內加入了大量農民和其它小資產階級出身的黨員,良莠不齊,加上戰鬥頻繁,部隊得不到及時的教育和整訓,因此出現了極端民主化、不注重正確政治建設、流寇思想與軍閥主義滋長等嚴重問題。毛主席曾力圖糾正這些錯誤的思想傾向,卻不被當時紅四軍領導層大多數人所接受。

1929年6月22日,紅四軍在第七次黨代表大會中另選出陳毅為前敵委員會書記(即最高領導),毛澤東因此離開了主要領導工作。9月下旬,紅四軍黨的第八次代表大會在福建上杭召開,由於前委領導不健全,會議又沒有做好必要的準備,開了3天,七嘴八舌,毫無結果。在這段期間,紅四軍的軍事行動接連失敗,部隊思想混亂,士氣低迷,形勢嚴峻。因此之故,陳毅親自前往上海,向中央如實報告情況。中央在深入研究問題之後,肯定毛澤東一直以來所取得的成績與經驗,明確指出他應仍為前委書記。

毛澤東復出後,針對紅四軍所出現的諸多問題(即極端民主化、不注重正確政治建設、流寇思想與軍閥主義滋長等),迅速召開第九次黨代表大會(即古田會議)。毛澤東指出,會議主要圍繞着一個目標:黨領導軍隊,努力鍛造政治更加合格、紀律更加嚴明、作風更加文明的紅四軍。在實際行動方面,會議決議在政治整頓與軍事訓練等方面進行了詳盡的規定,使各級幹部在執行時有可行的原則作為依歸。「古田會議」使關乎中國共產黨事業成敗興衰的根本性問題得到明確,成為建黨與建軍的偉大綱領及重要里程碑。

可以這樣說,毛主席於問題出現後不但沒有迴避,反而是開明地、尖銳地指出了問題所在。如果不指出問題,改革就失去了重心及方向感,人人就會不知所措,恐怕未曾開始便會出現混亂。在指出問題後,毛主席高屋建瓴,針對性地制定主要目標,讓所有人都清楚前進方向,避免其迷失於無數執行細節之中。在點出問題、定下針對時弊的目標基礎上,他接着制定改革原則與執行細節,最後把一切(問題、目標、原則、細節)向全軍傳達,讓所有人都明了自己的工作與責任,輻湊並進,匯聚成最大的力量。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9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清晰看到,毛主席所主持的「古田會議」,無論是事前準備、當時的召開、通過的決議、事後的執行,都是改革的模範之作。如今,香港特區政府正處於改革求變的關鍵時刻,行政長官李家超可以認真考慮沿着中央於2014年10月的「新古田會議」步伐,率領特區政府主要官員,前往古田鎮學習並細細領略會議精神,汲取如何改革求變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