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傳播學|新聞如何重構時空

文/王妮娜

2017年從香港中文大學博士畢業的孫萍加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所,此時她正處於青年教師新入職場的迷茫。那時候沒有人料到,3年後,她因為追蹤內地外賣騎手,作為受訪專家在《人物》雜誌發表的《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裏》出現,進而名聲大噪;7年後,她將自己的調研集結出版——《過渡勞動:平台經濟下的外賣騎手》一書近日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研究成果。

其實外賣騎手面臨的生存困境、勞資矛盾由來已久。但直到《人物》報道這個問題,才成為受到全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以往媒體採寫新聞,對新聞價值的新鮮性首先強調時效性,即所謂的「第一時間」。第一時間大多數情況下是指新聞事件從發生到報道之間間隔越小越好;不過第一時間還包括不為人知的時刻和不為人識的時刻。這兩個特殊的「時刻」,尤其是在記者未能獲得新聞發布先機情況下,可作為提煉報道主題的兩種思路。

在新聞報道的時空裏有不為人知的時刻。在這一時刻,新聞記者通過生動、形象的文字、聲音、圖象等方式,描述該事物發生和發展的過程,讓受眾了解事實的經過。比如一些普通民眾無法抵達的新聞發布會現場、新聞事件現場,記者迅速發布報道的時間久揭示了不為人知的時刻。

新聞事件還存在不為人識的時刻。在這一時刻,記者通過概念、判斷、推理揭示蘊藏事實中的真諦,以有形意見的形式來表現,告訴受眾該事物發生的性質、原因、意義及發展的趨勢。媒體的競爭,不僅要爭第一時間發布新聞事實,更要爭第一時間發表新聞評論。這種需求將會越來越強,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比如財經報道在預測市場走勢、提示投資機會和風險方面,就集中體現了不為人識的時刻在新聞報道主題策劃中的重要性。

新聞主題立於「不為人識的時刻」對傳媒的分析研判能力要求較高。一是要準確,該時刻是變化的分水嶺;二是要及時,該時刻出現要能迅速識別;三是要前瞻,不為人識的時刻往往意味着不同於過去的未來來臨,因而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是此類新聞報道聚焦的主題。

新聞時效性還強調空間,即第一現場。第一現場是指能夠發現或發掘有價值信息的原始場所或運動狀況。在這個空間或過程中,傳播者通過對發生或發現有價值事實的描述及評論,展示其客觀性、真實性和意義所在。世間萬物存在錯綜複雜的聯繫。不同的聯繫透露不同的訊息,因而當記者在考察第一現場的時候,應具有延展第一現場的思維能力——通過微觀現場、中觀現場、宏觀現場,發掘新聞報道主題。微觀現場是單個事件或人物所在的具體場所;中觀現場為多個事件或人物所在的局部場所;宏觀現場是指群體事件或人物所在的整體場所及相關環境。

在微觀現場,要近距離接觸,深入採訪事件或人物,生動而祥盡地反映,探其究竟。在中觀現場,要點面結合,在對多個事件和人物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得出較為綜合的印象和抽象的結論;在宏觀現場,要對事態發生和發展的過程作運動式的跟蹤,特別要聯繫該事物群或現象賴以存在的內部因素及外部環境,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對比和分析,由此報道能起到「以史為鑒」的作用。

通過建立報道對象的微觀、中觀、宏觀聯繫,記者發掘不為人知、不為人識的獨家信息。以《人物》發表的《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裏》為例,外賣騎手車禍僅僅是微觀現場,外賣配送鏈條上的外賣員就具有了更廣泛聯繫的中觀現場;當記者的第一現場的「鏡頭」再搖至數字經濟技術和交通事故等社會問題展現的宏觀現場,新聞報道揭示了外賣騎手車禍這一現象背後更複雜的社會原因,展現了不同利益相關者之間的衝突:創造巨大價值的企業與掙扎在社會基層外賣騎手艱難的工作和生活困境;得益於數字經濟先進技術的效率紅利與被系統操縱和壓榨的勞動者;企業和個體、技術與個體、企業與社會、個體與社會,形成微觀、中觀、宏觀的現場,層層展露現象背後的原因、衝突,即外賣騎手面臨的問題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送餐規則造成的問題,而是一個結構性的社會問題。

文章推送後,有騎手給記者發來一個紅包,那是他當天第一筆訂單的收入。他說:「謝謝你們說出了我們的心聲。這篇報道引發了大量關於外賣騎手工作生活困境、數字勞動關係以及零工經濟的討論。」美團、餓了麼在文章刊發後迅速發布聲明表示,將給予外賣員更多送餐的彈性時間。而這樣的社會效應得益於記者突破微觀現場的局限,在中觀以及宏觀現場中提煉了報道主題。

相關閱讀:

生活中的傳播學|如何找到講故事的切口

生活中的傳播學|採訪現場記者如何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