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論道|香港經濟結構改革研討(十二):一讀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

文/導祖

行政長官李家超10月16日發布了其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即主題為「齊改革同發展 惠民生建未來」的2024年施政報告。作為自2022年5月開篇以來即積極關注特區發展,主動為特區建設出謀劃策的本欄,必定要認真研讀學習。在過去的日子裏欄目相關文章包括詳解李家超新政綱系列(2022年)、香港經濟結構改革研討系列(2022年至今,最近一篇為2023年的《香港經濟結構改革研討(十一):從最新施政報告看改革進度和思路》)、創科連接大灣區系列(2022年至2023年)和(《對施政報告的幾項建議:首要糾正股票交易印花稅決策》)(2023年)等。本期筆者將把這次施政報告的研讀體會與讀者們共享。

與2023年施政報告的工作排序一樣,本次報告仍然將強化政府治理體系排在了各項工作的首位,其中不僅包括公務員隊伍的建設(涵蓋專業能力和國家忠誠度兩方面),也包括組織體系和決策效率的建設,更第一次提到了數字和人工智能輔助。筆者在2022年欄目文章(《香港經濟結構改革研討(六):選人用人和公務員隊伍建設是改革成功基礎》)和(《香港經濟結構改革研討(五):善用土地資源及衍生財富發展創科》)中即對施政思路包括裁減冗員、依靠科技提高效率、選用合適的公務員人選表示了認同。

與上一份施政報告對比出現排序調整的,是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建設再次排在了創科中心建設之前。筆者身為投資創科的金融業人士,是本港力主創科為核心產業、金融中心為創科中心服務的觀點最鮮明的旗手,也是最早發文提出「以創科建設為核心,一體化運營八大定位」的專欄作者,因此對排序的調整是否意味着工作中心的微調存有疑問。誠然,創科中心的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而且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必然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和未知結果,但正如筆者在專欄文章《詳解李家超新政綱(三):創科之路前行亟需堅信其道》提到的,只有從根本上認識到創科對本港長期發展的重要性,將促進其發展作為長期政策,才能凝心聚神,攻堅克難,達成目的,形成有特色的科技產業集群。

2003年「自由行」實施後香港地產市道復甦,創科發展思路中斷,造成全球互聯網大發展10年背景下本港創科發展相對落後,是不少政府人士認為值得總結的經驗教訓。此次離岸港股市場出現井噴行情,不應該認為是金融中心的機遇,而是創科中心的機遇,如筆者在過往多篇爭取調降股票交易印花稅文章中(包括《香港經濟結構改革研討(十):由金融地產往創科的轉型路徑》)論述的正向循環路徑:調降股票交易印花稅,從而激活港股市場,在本港為總部或研發基地的創科企業優先上市政策支持下,帶動國際民間資本投資本港創科企業。目前港股市場已經如預期激活,正是抓住機遇利用金融中心優勢重點發展創科中心建設的時候。

過往創科發展的另一個引以為戒的現象便是沒有聚焦,資源如蜻蜓點水覆蓋,無法形成如深圳的資訊產業集群、上海的半導體產業集群、長三角的生物科技產業集群乃至合肥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等有特色的科技產業集群。機構和個體一樣,人力、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在一定的時間精力內集中資源,在既有的規劃路徑中每年每項辦成2至3件大事,多年累積後就會是不小的成果。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經用一個很形象的例子說明聚焦的重要性:譬如攻城,炮火集中轟炸城牆一個點,肯定比排炮轟整面城牆要更快取得突破。施政報告用專門一個模塊論述了建設國際醫療創新樞紐(包括改革藥械審批制度和加強生物醫藥技術研發轉化),而發展生物科技研發產業是筆者一直力主的(參見《詳解李家超新政綱(四):首重生物科技:一手小政府,一手大市場》《香港經濟結構改革研討(八):建設互惠互利大灣區的獨特規劃建議》《創科連接大灣區(三):伸出生物科技合作橄欖枝的灣區北岸》及系列其他文章)。

香港歸根到底是個人多地少的城市,要發展創科和先進製造業必須要考慮坪效(即單位土地面積的產值),筆者仍然認為宜聚焦發展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研發兩大坪效頗高的產業。資訊產業是深圳的科技基因,大灣區西岸廣州至珠海一線(粵西)有生物製藥的科技基因,利用北部都會區對接深圳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將大嶼山建成生物科技研發島,與大灣區西岸形成「前研後廠」的戰略格局有利於本港的長期發展,也可使累計投資數千億的港珠澳大橋發揮最大的效益。施政報告提到「政府會繼續加強與粵西地區及鄰近地區的物流合作,善用港珠澳大橋,擴大貨源,促進貨物經香港中轉」。筆者相信,中央給予香港在大灣區龍頭的定位,要求與大灣區融合,並不是像本港部分智囊理解的向內求市場或被動「等靠要」,而是希望如上海一樣為長三角省市帶來信息、人才和資金,起到產業引領帶頭作用,並進而帶動相關產業包括貿易和航運業的發展。

另外,施政報告裏還有一些措施也是本欄較早發現指出問題並提出解決建議的,如打擊濫用公屋和收緊公屋富戶政策(參見《清除「公屋富戶」行動展開》《香港經濟結構改革研討(四):公屋制度重大漏洞製造泡沫偽需求》,行政長官所列房委會數據顯示近兩年收回5000個公屋單位,相當於興建一個中型屋邨),還有發展教育產業推進國際教育樞紐建設包括建設北都大學城(參見《香港經濟結構改革研討(九):進一步發揮和加強香港教育的優勢》《「高才通」的強大吸引力》《財政預算: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之成型思路》),以及提升旅遊業服務質素(參見《致香港旅遊服務業:每一次危機過後都應有所不同》《本港旅遊業的問題和突圍之路》《各地酒店業服務素質的個案對比》)。

筆者衷心感謝各媒體尤其是點新聞提供的建言平台,也感謝各位政商界領導朋友傾心聆聽有關建議,希望本港明天越來越好。下一期將繼續研讀2024年施政報告的其他部分和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