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觀察|央行兩項股市新工具今實施 將帶來哪些影響?
【點新聞報道】18日,兩項支持資本市場的貨幣政策工具又有新進展:一方面,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SFISF)申請額度已超2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從今天開始正式啟動操作;另一方面,央行公告宣布正式推出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首期額度3000億元,即日起21家全國性金融機構即可向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發放相關貸款。
受利好消息提振,港股三大指數今日全線拉升,恒指漲近4%,科指漲近6%,國指漲超4%。證券及經紀股上揚,招商證券(06099)漲超17%,申萬宏源(00218)漲14.49%,中金公司(03908)漲11.64%,華泰證券(06886)漲10.62%,中國銀河(06881)漲10.46%,中信建投證券(06066)漲9.45%。
互換便利為股市帶來增量資金
新華社引述業內專家表示,一是可大幅提升非銀機構融資能力,持續為股市帶來增量資金。參與機構通過互換便利將流動性較差的債券、股票換成國債、央票,後者作為高等級流動性資產,可顯著提高回購融資的可得性,獲取的資金將用於股票、股票ETF的投資和做市。
部分國有大型銀行表示,願意為互換便利相關回購融資提供便利,放寬參與機構回購融資的授信額度要求。
機構申請的2000億元額度本質是央行授信,是潛在的增量資金,機構不是一次就用完,會持續為資本市場帶來增量資金。
二是作為一項制度安排,互換便利將更好發揮機構投資者資本市場穩定器的作用。應看到,工具設計有逆周期調節特性。在股市超跌、股價被低估的時候,金融機構買入意願較強,工具用量會比較大;而到股市好轉、股票流動性恢復的時候,換券融資的必要性下降,工具用量會自然減小。
同時,在面臨投資者贖回壓力時,金融機構可採取換券抵押而非賤賣股票的方式籌資,緩解「股市下跌-投資者贖回-賣出股票-股市進一步下跌」的負反饋,抑制羊群效應等順周期行為,發揮平滑市場、穩定預期的作用。
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落地
中國人民銀行18日還宣布,正式推出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首期額度3000億元,年利率1.75%。
根據通知,21家全國性金融機構可向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提供貸款,分別支持其回購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金融機構可於下一個季度的第一個月,向中國人民銀行申請再貸款。對於符合要求的貸款,中國人民銀行可按貸款本金的100%提供再貸款支持。
在再貸款工具的低成本支持下,金融機構給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發放的貸款利率,原則上不超過2.25%。
《北京商報》文章指出,如果投資者看好上市公司的未來發展,但是又擔心股價出現調整,那麼持有可轉債就比持有股票更加合適。如果股價出現上漲,那麼平值可轉債就會變成實值可轉債,可轉債體現出股票屬性。反之,如果股價出現調整,那麼可轉債的債券屬性就能支撐可轉債價格不會下跌太多。此時投資者可以繼續持有可轉債等待股價回升,也可以賣出可轉債止損,承擔並不太嚴重的虧損,再或者經過研究後確認上市公司確實具備投資價值,賣出可轉債並買入股票,這樣所能獲得的股票數量要比從一開始就直接買入股票的數量更多,即持股的成本更低,安全邊際更高。
《中國銀河證券研報》表示,當前A股市場估值處於歷史中等水平,中長期投資價值仍然較高。隨着超預期政策密集出台,市場信心有望受到提振,帶動估值回升。同時,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導下,中長期資金加速入市,將改善當前存量資金博弈的市場狀態,為A股市場提供更多的流動性支持。
(點新聞記者葉紫翎整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