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九成貨縮水 超市變相加價

百物騰貴,「縮水式通脹」悄悄殺入香港,令消費者「捱貴貨」也不自知。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最新公布的《選擇》月刊,蒐集60多件超市產品過去3年半的數據,發現逾九成的貨品容量或重量減少,減幅由1.3%至30%不等,但價格並無相應下調,其中16件貨物變相加價一成,最多變相加價兩成六,有獨立包裝的產品則由原來15小包減至13小包。部分縮水產品沒有改變包裝,市民不易察覺產品已非原來的容量或重量。消委會指出,不少國家及地區都有相應管制措施,包括要求商家必須在貨品包裝標示相關改動,甚至立法規定廠商列明貨品每單位售價。消委會建議市民以單位容量為標準計算售價,做個精明消費者。

消委會蒐集60多件超市產品過去3年半數據,發現逾九成貨品容量或重量減少。(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香港消委會分析2021年初至今年7月超市產品數據,發現43件食品、17件日用品及兩件寵物用品,期內的容量及重量曾經變動,其中僅4件貨品的容量或重量有所增加,其餘逾九成產品均縮水。縮水最多是家樂氏香甜玉米片(粟米片),重量由250克減至175克,減少30%;其次是三花牌10條裝熱狗腸(純豬肉腸),重量由250克減至200克,減幅為20%。

改變小包裝數量蠱惑減磅

消委會提醒消費者,留意廠商透過減重變相加價。(消委會圖片)

改變小包裝數量和重量也成為廠家蠱惑減磅手法,例如麥維他Club朱古力夾心橙餅,由一大包內含8小件減至7小件;固力果Pretz百力滋沙律餅乾條由9小包減至8小包;M&M’s 花生朱古力由15小包減至13小包。其中,固力果Pretz百力滋沙律餅乾條除了小包裝的數量減少,其小包裝的每包重量亦由約15.9克減至約14.8克,令整體重量減幅17.5%。

有些產品則為連續小量減重。這次調查有3件貨品的重量,在約3年內分別減重兩次,包括奧利奧夾心曲奇、喜躍乾貓糧(海洋魚總匯)。當中該款貓糧由2022年3月的1.2公斤減至1.1公斤,減幅約8.3%,其後再在今年7月減至1公斤,即約兩年間共減少了約16.7%。

然而,這些產品售價並沒有因為「內容縮水」而減價,反而變相加價,例如麥維他Club朱古力夾心橙餅,由8件裝減至7件裝,建議零售價卻由33.5元增至37元,等於每10克單價較之前貴26.2%。固力果Pretz百力滋沙律餅乾條,原來是9件裝合計143克,縮減後改為8件裝合計118克,建議零售價不變,即每10克加價21.2%。

即使是相同品牌的不同口味食品,淨重改變幅度也不一,例如合味道杯麵75克裝的海鮮味及鮮蝦味,重量經調整後,分別減至72克及74克,惟建議零售價同為8.4元,若消費者對口味沒有追求,似乎鮮蝦味更為划算。

貨品調整重量包裝設計不變

不少產品調整重量或容量後,產品包裝設計卻沒有改變,消費者難以察覺產品淨重量或容量變化,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林凱章說:「食品或日用品容量增加或減少情況,但銷售維持不變,原因各有不同,消費者眼中等於變相加價,這種『縮水式通脹』,已成為全球不少國家地區現象,在香港也不例外。」

香港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說,廠商有不同原因改變產品,但重點要保護消費者知情權,明確告知消費者有無修訂重量、產品大小,方便消費者格價。「同樣貨品有A到Z,數十種產品選擇,有時格價也很混亂,難道用計算機不斷計嗎?若有單位價格,容易幫消費者比較價錢。」

世界各地近年都開始關注「縮水式通脹」對消費者的影響,例如韓國及法國對相關情況實施管制措施,澳洲亦就「縮水式通脹」的貨品發表研究報告。部分國家或地區有立法規定,必須列明貨品每單位售價,但消委會認為立法的方法未必最適合香港。

消委會調查十大縮水產品

記者手記|商家鬼鬼祟祟 顧客矇矇查查

走進超市,看着貨架上琳瑯滿目的商品,香港文匯報記者根據消費者委員會公布的縮水產品清單,逐項查閱它們的容量或重量。記者代入普通消費者的身份角色,若不是消委會的調查,實在無法辨別什麼商品容量有無增減,消費者前往超市購物時,至多只會在當下比較同一商品的不同容量包裝,或是不同品牌同類商品,究竟哪個更抵買,哪裏又會精確到克、毫升等單位都牢記及計算呢?這些食物及日用品包裝基本是用完即棄,即使再次去到超市,也難以發現含量是否出現變化。

正在選購產品的盧先生表示,包裝一直無變,所以沒有特別留意克數,「大品牌,消費者買開會有信任,沒有想過大品牌也會這麼狡猾。」陳小姐更反問記者,「這件產品的重量減少了?真的嗎?」她批評,由於產品包裝無變動,誤以為重量也不變,「這樣的行為好像有點鬼祟。」

為了驗證這種「記憶盲點」,香港文匯報記者反覆巡視查看消委會清單上幾款商品,其中一款記者曾購買過的朱古力夾心橙餅,由原本每大包內含8塊獨立包裝餅乾,目前原來變成7塊,包裝上還印着大大的「7」字,記者努力回憶,仍無法清晰記起,上一次購買時究竟是不是8塊?如果不是每天購買的商品,相信大多數人和記者一樣,對如此細微的信息絲毫不會在意。

事實上,商品縮水已是全球常見的現象,某些商品的縮水甚至更加隱蔽,通常廁紙包裝上只會顯示內含多少卷廁紙,相信絕大多數消費者不會為廁紙磅重或計算格數,所以商家悄悄改動每卷重量及格數,也能瞞天過海。

消費者在購物時,更多地只會關注當下商品的價格,以及一眼望去的包裝大小,至多試試簡單拎上手的重量。而倘若下次商家悄悄將包裝縮小,甚至如飲品這類的商品無須改動膠樽尺寸,便稍稍減少淨含量,多少人又能準確辨別呢?記者望着貨架上個別容量為430毫升、470毫升的飲品,再看看周圍仍維持500毫升一樽的飲品時,不禁又陷入懷疑,「難道不是所有樽裝飲料都是500毫升嗎?」

(來源:香港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