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隧分流|幾時過海不堵?數據告訴你!

【點新聞報道】去年8月2日起,政府開始實施三隧分流首階段「633」固定收費方案;12月17日起,政府開始實施「分時段收費」方案。至今,三隧分流方案實施已超過1年。點新聞記者通過分析運輸署數據後發現,相較於分流前,紅隧今年7月港島—九龍、九龍—港島的月平均通過時間同比下降了43.2%28.4%。同時西隧兩方向通過時間有所上升,東隧雙向的通行時間均略微下降

三隧分流計劃旨在通過調整收費,改善紅隧、東隧在繁忙時間的交通堵塞現象,並充分利用西隧尚有剩余的設計容車量。上述數據說明,分流措施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基本達成了預期目標。

現時由於大量居住在九龍的人口需跨海通勤,三隧九龍往港島方向在每日10時左右會出現堵塞高峰,而港島往九龍方向則一般會在下午6時放工前後到達頂峰。

分流方案由2018年政府施政報告首次提出,2023年6月28日獲立法會三讀通過。方案於西隧專營權交還政府後的8月2日正式實施第一階段「633」收費模式(既西隧、紅隧、中隧分別收費60元、30元、30元,下同)。由於改善效果不理想,當局於同年12月實施二階段「644」模式(不同時段不同收費)。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在今年6月的訪問中表示,分流措施實施之後,紅隧及東隧整體流量減少8%至10%,西隧增加16%,流量變得平均。繁忙時段三隧總流量減少1%至4%,而繁忙時段前後半小時就增加3%至6%,形容成效有目共睹。

各時段的具體數據來看,「644」實施後,紅隧港島-九龍高峰時段通過時間下降了36%,九龍-港島方向為18%,午間前後最大降幅更是達到驚人的60%。相較於周中,周末這一降幅更大。

第二階段的動態收費模式取得了成效,但數據顯示出目前三隧通行情況仍有改善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三隧雖正常通行時間均為3分鐘,但在日間高峰時期,通行紅隧的時間往往是其餘兩條隧道2倍左右

這意味着對於乘搭公共交通經紅隧過海的基層市民來說,繁忙時段為預留堵車時間而提早出門仍不可避免

事實上,西隧通行時間在分流方案實施後增幅並不大,在10%以內。甚至西隧港島往九龍方向在周末及工作日下班高峰堵塞期間,其通行時間幾乎未隨分流方案的實施而增加,說明現有收費模式下西隧的使用容量仍有富餘

動態收費已被證明是分流的有效手段,若下一階段政府可從各隧道不同方向、不同時段下容量需求及通過時間入手檢討,改進第三階段模式,相信打工仔「瞓多半個鐘,過海不遲到」指日可待。

(點新聞記者胡潤祺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