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慧說法|退休不等同暮年 釋放銀髮族生產力
文/鄭久慧
政府在7月中推出「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再就業計劃),旨在鼓勵中高齡人士重投勞動市場,實施至今近3個月,成效如何,又能怎樣完善呢?
釋放社會潛在勞動力,有助提升整體社會生產力,對僱員及僱主均為雙贏。再就業計劃適用層面廣,任何在本港合法受僱的40歲或以上居民,並連續3個月或以上沒有從事任何獲酬工作,即可參加。計劃下,合資格僱員連續完成6個月全職工作,可獲政府發放10000元津貼,若能連續全職工作12個月則可再獲額外10000元津貼,而兼職參加者可獲半額津貼,每名合資格僱員的津貼上限為港幣兩萬元。
促進長者再就業 提升新質生產力
據勞工處數字,截至8月底約15000人參與「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其中664人成功就業,長者僅佔約兩成,而這個就業率是在當局外聘勞工服務組織協助參加者配對職位空缺之下得出的,難怪連外聘組織的負責人接受媒體訪問時,都直認長者再就業有難度。
本港踏入老齡化社會,人口老化的速度為全球最快地區之一,當局預計到2039年,65歲及以上長者人數將由2021年的150萬人增至2039年的252萬人,即由佔總人口比率20%大幅激增至31%。讓這班老友記持續有工開,生活有「細藝」,手頭更寬裕,不但可維持長者活力,亦能促進他們與人群的交流互動,生活有寄託,不至與社會脫節,從而確保銀髮族的精神健康,更能降低公共醫療開支。事實上,隨着醫療水平提升,不少年屆退休之齡的市民仍身壯力健,渴望繼續工作以自身知識能力去貢獻社會,筆者在街站遇到退休市民說自己定期行山做運動,甚至染髮紋眉,讓整個人看起來矯健年輕,希望獲得僱主青睞獲聘,足見協助他們開啟「職場第二春」,對長者生活有積極正面作用。再者,物價通脹逐年上漲,本港退休制度不及內地完善,單憑強積金不足以支持退休生活,長者倚賴積蓄過活,有出無入,自然勒緊褲頭,更擔憂年老患病耗盡家財,因而趨向於節衣縮食,一塊錢掰開兩半花。要鼓勵銀髮族多消費,促進經濟增長,就要讓他們看到再就業賺到新收入的美好前景。
因地制宜 優化再就業計劃
筆者對再就業計劃的完善提出以下建議:
其一,靈活增加兼職工作津貼。據媒體統計截至9月4日,勞工處網站顯示全港共有逾8000個職位願意聘請40歲或以上的失業人士,不過當中僅300餘個為兼職,不足5%。據2019年政府經濟顧問辦公室的報告《長者就業情況:本港最新發展及海外政策比較》綜合多個發達社會的數據,都發現長者從事兼職工作較整體就業人口更常見,但本港長者從事兼職的百分比(27.0%),均低於日本(45.0%)、美國(39.6%)及韓國35.4%。可見長者偏好兼職工作,但本港就業市場未能提供足夠兼職機會。對長者而言,退休後多了空閒時間再進修,實踐年輕時未完夢想及興趣;或者弄孫為樂,協助全職工作的子女照顧幼童;或者成為照顧者,照顧患病的親屬;或受自身體能所限,無法長時間進行勞力或腦力工作,這些均可能是銀髮族偏好兼職的原因。當局劃一將再就業計劃的兼職者津貼設為全職者的一半,略顯僵硬,應不論全職兼職,參考實際工作時數,按比例發放津貼,從而鼓勵更多長者覓工。
其二,改革勞工保險鼓勵僱主聘長者。筆者不止一次聽到已退休市民反饋,搵工難是因為勞工保險貴。確實現時60歲以上員工的勞工保險保費,較一般僱員貴數倍,而且年長者患慢性病的機率上升,常須就醫,相對應僱主的醫療保險開支亦隨之上升。故此當局應與保險公司協商,減少僱員年齡在勞工保險保費計算的比重。當局亦可考慮為聘用銀髮僱員的公司,提供額外利得稅減免,達到鼓勵作用。
其三,雙向津貼而非單向津貼僱員。「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僅為僱員提供再就業津貼,勞工處某些就業津貼機會,例如「就業展才能」計劃為僱主提供津貼作誘因,鼓勵他們聘用殘疾人士。如上文所述,年長人士偏好兼職工作令企業排班編更等管理工作變得繁複、聘用長者令企業的勞工保險及醫療保險的保費上升等因素,均會增加有意聘用銀髮族企業的成本。故此再就業計劃應改為「雙向補助」,向連續聘用長者達一定年期的公司發放津貼。例如,新加坡向聘請50歲以上僱員的企業提供「特別就業補貼」(Special Employment Credit),每月可獲得該員工薪金8%的補貼,澳洲亦有類似補助,向聘請50歲以上員工達3個月或以上的僱主提供每月一千澳元津貼,為期4年。
其四,專項津貼增加年長僱員獲留任的誘因。長者因身體機能退化,病假早退、求醫覆診、留醫手術的頻率遠比年青僱員高,另一方面,長者須再進修再培訓從而掌握新技術新技能去勝任工作的迫切性,亦比一般僱員高。政府若能讓企業申報並報銷此類離崗薪酬及醫療進修費用,可提升企業包容度,減低長者遭解僱的機率。
其五,「家社合一」的溫暖社區聘用理念。長者精力有限,不適宜遠程返工,年輕人可承受每天來回跋涉一兩小時的「南下市區」上班模式,對長者身心均為不必要損耗。勞工處可設計分制,酌情增加津貼額,從而鼓勵「原區、原校、本邨、本司」聘用。例如與長者獲居所同區的公司聘用,獲子女同一公司聘用,獲孫兒同一學校聘用,獲居所所在的屋邨聘用,其僱主均可獲得更高額津貼。此舉有助減少長者交通時間,又能增加長者與家人見面機會及相處時間,構築溫暖社區,增加長者幸福感,促進社會精神健康。
其六,政府加強聘用銀髮族。政府作為香港最大僱主,可以帶頭以身作則增聘年長僱員。近年特區政府勵精圖治,以實踐KPI為施政主導,應運而生不少新增職位非常適合富社會閱歷的退休人士,例如房署查濫用公屋,就聘用了退休的紀律部隊人員。盛事經濟亦創造不少需要熱情待客的迎賓職位,強化托兒服務釋放女性勞動力也令社區保姆的需求增加,改善基層醫療及減輕照顧者負擔也創造不少護理人員需求,這些都可將工種細分,工時兼職化,從而讓更多長者就業。
據樂施會調查報告指出,去年第一季本港有超過60萬名60歲或以上人士,屬於失業或開工不足的貧困人士,無論從扶貧角度或者讓長者從工作獲得滿足感,繼續實踐自身人生價值的角度,當局都有必要積極優化就業鼓勵計劃,提升銀髮族獲聘及留任的機率,促進長者再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