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禮相待|港大地質學家錢煜奇:神奇月壤「附魔」香港科研 攜手共進拉近「地月距離」

2004年1月,中國探月工程正式立項。2013年,嫦娥三號成功落月,我國首次實現了地外天體軟着陸和巡視探測,月球從此留下了玉兔號的足跡。

本期嘉賓錢煜奇博士正是在2013年進入中國地質大學攻讀地質學。彼時校內對嫦娥三號的熱烈研究氛圍令他對月球的相關研究產生了濃厚興趣,也令他意識到中國探月任務距離自己並不遙遠。在獲得行星地質學博士學位後,錢博士加入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擔任博士後研究員,參與的多項中國嫦娥工程相關研究在着陸區地質背景、模擬月壤研製和返回樣品分析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2023年4月,錢博士代表港大向國家航天局提交了研究計劃,以申請月壤樣品,該申請於同年6月獲批,錢博士亦成為首位申請嫦娥五號樣品來港的香港研究人員。興奮之餘,錢博士認為這將促進整個香港行星科學的進一步發展。通過重建嫦娥五號着陸區的地質和火山歷史、深入分析月球土壤來源及將遙感數據與樣本研究相聯繫,錢博士有自信可以豐富嫦娥五號任務的成果。

「那些來自月球的樣本珍貴又有趣。」據錢博士描述,月壤樣本就像「粉末」般難以處理,因此在做實驗時必須十分小心,但這些挑戰並未令研究的意義與價值減少分毫。

錢博士認為,探月不僅與專業學者,如地質學家、天文學家等相關,也離不開醫生、律師等各行各業人員的共同參與。「我們需要律師為國際太空活動制定合作政策,也需要農民來提供食物。」而公眾也不乏參與機會,中國登月計劃的名字、月球車的名字,很多都由公眾投票產生。

錢博士形容自己是與國家的探月工程「共同成長」。據他介紹,中國的太空探索團隊科學家們的年齡在30到35歲之間,而這樣年輕的團隊則為國家太空工程注入了熱情與創新思維。錢博士亦讚揚中國的太空任務不僅「雄心勃勃」,且規劃周詳、運作良好。「中國每一次的太空任務都很成功,這讓每個中國人都為此感到驕傲。」

相關報道:

港大地球科學系獲「嫦五」月壤樣本 成為本港首支研究團隊

(有片)點妹周記|「嫦娥」帶回的月壤「手感」如何?理大教授話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