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大豆專家」林漢明:將「希望的種子」播撒在世界農田和學子內心

林漢明希望,將「希望的種子」播撒在世界農田。(受訪者供圖)

【點新聞報道】「我沒有袁隆平先生這麼偉大的貢獻,但是我有他同樣的夢想,就是為國家和世界的糧食做貢獻」,這是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林漢明教授的自述。作為科學家,林漢明在大豆研究上有多項成果,更幫助甘肅、巴基斯坦、南非等地解決種植難題;作為教育者,他希望學子身體力行了解農業,但可以選擇任何方向行進自己的人生。

今年7月,林漢明帶領本港逾百名中學生前往湖南長沙進行農業研學,行程中接受點新聞記者專訪,從實地農學教育、香港農業創科前景及農業世界性發展等方面,講述他「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成果留在農民家」的科教初心。

林漢明(左四)在南非進行農業考察。(受訪者供圖)

「寓教於田」 訪學讓農業知識具象化

林漢明從此次訪學之旅講起,表示之所以帶學生來長沙,是為了讓大家近距離看看雜交水稻,同時觀摩林教授團隊在這裏的大豆研究工作。水稻是許多國人的主食,在早期糧食緊張時,其產量的增加至關重要,「袁隆平先生是將原來每一畝地產量增加了百分之幾十,養活了很多人,我也希望藉此機會,令到我們香港的年輕學生,知道多一些我們中國的農業發展,」林漢明如是總結此行的教研目的。

「他們有沒有親眼見過什麼叫雜交水稻?他們有沒有機會更近距離地認識袁先生的生平和他的貢獻?」林漢明期待同學們能夠將從前學習到的抽象知識,與具體事物結合起來,當他們發覺知識不足以完全明白眼前這一切的來龍去脈時,就會有興趣和動機去了解更多。

除了親身接觸作物之外,訪學的另一難得學習體驗是,有很多農業專家在學生身旁答疑解惑。在農田這個最生動的課堂,同學們對眼前的作物有任何問題,都可以隨時請教。實地考察水稻田和大豆田後,林漢明還安排學生們與當地研究人員進行分組討論,交流自己在田間的所見所想。他希望大家在「問、答、再提問」的過程中深化認識,將知識內化在心裏,未來應用在實際的地方。

林漢明回憶,此前曾帶過學生去甘肅和巴基斯坦研學,其中有一班同學在總結時引用了一位外國作家的話,他說「我們一生裏面,間中需要醫生、律師、警察或者傳教士,但是我們一天有3次需要農夫」。學生們回來時會有所觸動」,林漢明說,他很希望能夠每一年和自己的研究工作相配合,「帶香港年輕人特別是中學生,去認識一下中國甚至是世界,將他們的視野擴大一點」。

林漢明(右二)幫助南非解決耕種難題。(受訪者供圖)

農業不僅是耕種 香港可成國際創科中心

大豆起源於中國,提供了全世界70%的蛋白質、28%的油,也可通過固氮作用令土地更肥沃,是可持續農業的必要元素之一。林漢明自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研究大豆,在一次次構想和嘗試中,他確信香港雖然沒有大量供種植的土地,但可以扮演一個「國際創科中心」的角色。

「中國有18億畝耕地,其中有5億畝是受鹽鹼影響,所以我很早期開始就針對解決這些問題,」林漢明介紹,他的團隊培育了隴黃1號、隴黃2號、隴黃3號,這3種耐鹽耐旱隴黃大豆品種種子去年更隨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搭載升空。返航後,團隊對種子進行精密基因組檢測,全面分析表徵變化,藉以了解大豆種子在太空特殊環境下的誘變機理,期望為農業技術創新帶來新突破。

我國耕地鹽鹼問題主要存在於西北,因此團隊的耐鹽耐旱種子在通過甘肅省測試後給當地農民使用,由2016年至2023年間種了118萬畝。「這個數字百來萬畝,在國家來講就不是很大,但是對於香港的科研來講,其實是很大一步,」林漢明說,「香港並沒有足夠的土地去生產很多農作物、來養活很多人,但我們有很多人才,有很多能夠聚在一起的才能」,他希望這些才能可以發展成為一種科技去提升農業的價值,提倡可持續發展,讓香港做回「可以做的角色」。

林漢明認為,系統地呈現香港在農業科研方面的價值,會讓年輕人對農業有新的認識。大家不會再將視野局限於香港究竟能種多少畝地,而是會看到農業發展更開闊的可能性,「我們年輕人就不會抗拒農業,因為農業已經不再僅僅是拿着鋤頭,在自己門口這塊地種菜,而是成為一種國家性的、世界性的、戰略性的產業」。

林漢明(左一)在巴基斯坦了解大豆科研工作。(受訪者供圖)

科研與人生 都是一粒「種子」改變「世界」

在闡釋了農業更開闊的定義後,林漢明介紹,自己現在的研究也更朝向世界性發展。他曾與巴基斯坦合作研發耐高溫大豆,與南非合作研究大豆如何在乾旱環境下生長得更好,做過許多方面的嘗試。

2021年12月,巴基斯坦駐香港領事來到中大約見林漢明,了解大豆科研工作。在後續的合作中,林教授將注意力集中在當地因全球氣溫上升所引起夏季高溫的問題。林漢明發現,只有中大培育的幾種大豆適宜在當地種植,其後便帶團隊在巴基斯坦不同村莊測試不同的大豆品種,研究適合在那裏生長的耐熱大豆。目前已有兩個表現較好的大豆品種,林漢明希望未來能用它們與當地品種做多些雜交,去產生新的品種,「聯繫我們大家是一種友誼,做不成也是一種嘗試」。

林漢明團隊教南非村民做豆漿,並用豆漿渣做餅。(受訪者供圖)

至於南非,林漢明去過4次,第一次大概是2013年。在當年的會場,他聽到一位農民在演中說,南非種族隔離結束之後,經濟隔離卻仍未結束,黑人的經濟實力遠遠低於白人,而農業,特別是大豆可以在改善經濟方面扮演重要角色。這是因為南非需要300萬噸大豆來榨油,但是自產僅有100萬噸,剩餘200萬噸需要進口。育種項目在南非也很少有人做,種子同樣依賴進口。

了解到這樣的農業現狀後,今年再去南非時,林漢明特意帶了豆漿機,和隨行的一位中學老師一同教當地村民做豆漿,榨完豆漿再將豆漿渣做成餅,分給村民們。兩種大豆製品都得到了當地人的青睞,南非人還為他們的項目改了一個非洲名字,意為「希望的種子」。林漢明設想,如果學校同意,他希望能帶香港中學生一起去南非,「教一下當地的小朋友做豆製品,(進行)文化交流,也都傳遞我們香港人的善意」。

林漢明(中)在午餐中與學生進行討論。(點新聞記者周禹含攝)

林漢明熱衷於帶學生走向各地做農業實踐,卻表示並沒想過他們將來一定要從事農業,去訪學「並不是為了這樣」。他提到從前帶學生去甘肅,一名中學生在做大豆之旅報告時用了一張圖,題目叫做「選擇」。「他覺得自己要像一隻鷹一樣,飛得高一點、望得遠一點,選擇屬於自己的道路;他不一定做農業,也不一定做科學家,但是他要為自己的前路找一個方向,」林漢明說,學生們參加研學團的最大收穫或許在於比農業、科研更宏觀的範疇,即明白了要為自己錨定想要的人生方向

作為科研者、教育者,林漢明一直鑽研農業研究與教學,在訪學行程中的田野、課室、餐桌,或者任何可以停下來的地點,都能見到他與學生隨時展開關於農業的探討。他希望學生們也能找到自己醉心的領域並投身其中,是否與農業相關都好。

「比起我發表一些很重要的文章,能夠有些種子給到農民使用,我更加高興,」這是林漢明做農業研究的初心。而對於教育,他的期待也有着十分相似的本質。「如果學生們能夠改變了內心裏一種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的感覺,而是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全力以赴,我覺得這次的行程一點也不會白費,」就像在各地農田試驗種子一樣,林漢明希望學生們能從農業學習與實踐中得到關於人生的收穫,探索出適合自己的「種子」,創造或改變屬於自己的世界。

(點新聞記者周禹含報道;視頻攝製:星鳴)

相關報道:

港生長沙行|研學雜交水稻探索湖湘歷史 做一粒改變世界的「好種子」

神十六|中大「太空農業」添新品 研黃大豆種子搭載升空

港學者研發耐鹽抗旱大豆 助西北地區農民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