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TECH TALK|無人駕駛最大挑戰是人類司機?張梓昌:使用氫能是香港必然趨勢|嘉賓主持:邱達根
【點新聞報道】全球變暖,極端天氣越來越多,這些現象都在提醒人類採取措施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經濟轉型的重要性,世界各地政府亦致力發展綠色能源,並應用在碳排放量巨大的交通運輸領域。不過對於利用哪種新能源,世界普遍仍有爭論,大都集中在發展純電動車或氫能車兩種方向上。
提起綠色運輸,很多人會想起電動車、氫能巴士、無人駕駛出租車。此前內地已大力發展「蘿蔔快跑」(Apollo Go)等自動駕駛的士,近期在香港元朗錦綉花園,5G自動駕駛穿梭小巴也進入測試階段。不過,新能源汽車有哪些優勢和劣勢?無人駕駛是如何做到無人駕駛的?香港的無人駕駛發展到什麼階段?現時無人駕駛面臨哪些挑戰?氫能的使用究竟是否能保障安全?
本期《港TECH TALK》我們請到生產力局首席創新總監、汽車科技研發中心行政總裁張梓昌博士為我們一一解惑。
【點擊播放視頻】
現時發展的新能源,包括電力、氫能、太陽能、風力等。在交通運輸上,電力的使用已經較為普及,香港也不例外。據張梓昌介紹,在香港,新能源汽車的使用率很高,特別是私家車,10架新車之中有6架是電動車。如果香港想要大力發展綠色運輸,勢必要在小巴、貨車、巴士等重型車賽道發力,此時就要考慮公共交通系統的充電和續航能力問題。
【入氫快過充電 20分鐘至25分鐘充滿巴士】
香港有一個獨特現狀——公共交通的使用率很高,例如巴士通常5到10分鐘就有一班。然而,現時較普及的電動車均需長時間充電,但充滿電後,電動車的行駛公里往往只有200到300公里。如果要讓巴士不斷花較長時間去充電,勢必會引發問題。因此,發展能快速入氫的氫能,是香港綠色運輸發展的必然趨勢。
氫能汽車的原理是將氫儲存在汽車內,然後輸送到車內的氫燃料電池,讓氫與空氣產生化學作用而產生電能,最終利用電池驅動引擎。簡單來說,就是利用氫來發電的電動車。
與傳統電動車相比,氫能汽車有哪些好處呢?「入氫的時間比充電快很多,通常20分鐘至25分鐘就可以充滿巴士,可能可以行走超過250至300公里。」張梓昌說,「相對起一輛普通的電動巴士,就算是差不多的行駛距離,可能充電的時間都要3、4個小時。」
【基礎設施是氫能汽車普及的難關】
但是,想要普及氫能,現時仍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張梓昌表示,想要運用氫能,香港仍要做多些測試。首先就需克服基礎設施的問題,包括氫能從哪裏來、製氫之後要怎樣運輸到加氫站、怎樣儲存氫、如何入氫、以及保障安全性。
以氫能巴士為例,續航力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一架巴士用氫來製電並且運行時,巴士的路線是氫能續航的重要影響因素,需要考慮巴士路線、停站次數和冷氣開放等能耗。
【氫能使用已有國際性安全標準】
「我問過一位巴士司機老友,他說其實很看巴士停多少站,和打開門多少次。」張梓昌解釋,「對香港來說,巴士對空調的需求量很大,所以在電動巴士或氫能巴士中,有三四成的能源被用作製冷氣。如果巴士門打開得多、乘客出入得多,冷氣便會用得多,就會造成續航力減少。」
很多人都關心氫能的安全問題,但張梓昌認為無需擔心。「很多人都說『氫會爆炸』,但是氫要積聚到某個濃度才有爆炸性,並且要氫積聚也並非易事。」他解釋,「現在已經有國際性有關安全的標準,我相信跟着這個安全標準,危險性都可以控制。」
【「自動駕駛」分五等 香港到第四】
提到新能源汽車,很多人會進一步想到無人駕駛。那麼,香港的無人駕駛現在已經發展到了哪個階段呢?
張梓昌博士說,其實,與其說「無人駕駛」,不如先說「自動駕駛」。他解釋,自動駕駛有5個級別,最高級別是無人駕駛,既沒有司機也沒有安全駕駛員。
在內地,北京、廣州、深圳和武漢都有第五級「全無人駕駛」的試點,例如內地火爆的無人駕駛的士「蘿蔔快跑」。但這些「全無人駕駛」汽車並非完全無人監管。張梓昌說:「安全員會在後台利用5G技術,即Remote Driving,可以通過電視或遠程駕駛等方式,在有需要的情況下參與駕駛。」
而往下就有第四級,即車上有安全駕駛員的「無人駕駛」汽車,在有需要或者有安全狀況,或者有些突發性事件的時候,駕駛員就需要參與。目前,香港的「無人駕駛」正處於第四級。例如,在元朗錦綉花園測試的5G自動駕駛穿梭小巴上就有安全駕駛員。
張梓昌介紹,就整體的無人駕駛發展來說,主要有兩個發展方向,包括車路雲網圖和在路面上安裝感應器的方式。前者的網是車聯網,圖是地圖,雲是雲端,車自己本身有AI,即是跟普通人開車一樣;後者則是在路上安裝上所有的感應器,幫助汽車行駛。張梓昌透露,香港的無人駕駛發展方向或將在兩個級別之間。「我相信未必可以做到有一個小區全部安裝上所有的感應器。」
【無人駕駛仍有諸多挑戰】
在內地,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亦遇到不少難關。例如,因車速緩慢、反應遲鈍,「蘿蔔車」曾導致晚高峰大塞車。而交通立法問題又是另一挑戰,包括遠程安全員的法律責任問題和責任劃分問題,以及保險政策方面的問題。
當面對不同的環境,無人駕駛汽車可能會因不知如何應對而停止運行。張梓昌博士坦言,無人駕駛的最大難關不是汽車本身,而是其他有人駕駛的車輛,「有其他車不守規矩時,自動駕駛汽車如何反應?例如,有些車突然插進來,或擅闖紅綠燈,這種時候應該如何控制?這些反而是自動駕駛最大的挑戰。」
最後,張梓昌博士總結說:「這是科技發展的部分,不會去到一個階段是完全完美的,科技發展都需要時間。」
(攝製組:點新聞記者鹿洺、丁旻、周楎|撰文:張宇涵|旁白:葉德榮)
【下集預告:張梓昌的綠色科技之路】
在入行綠色科技前,張梓昌博士作了哪些準備?香港年青人可以在綠色科技這一行收穫什麼?下一集,嘉賓主持邱達根議員將繼續與張梓昌博士對談,聽聽張博士對年輕人入行綠色科技有些什麼好建議。
——————————————————
【港TECH TALK】
點新聞推出全新創科訪談節目《港TECH TALK》,特邀立法會創新界議員邱達根做嘉賓主持,邀請創業業界知名學者、創業者進行對談,介紹本港先進、有趣的創科發明,聊產學研趣聞,聽科學家成長故事,看香港如何孵化創科夢。
【相關閱讀】
港TECH TALK| 曹建農:AI必然取代部分工種 人類應視AI為「工具」非「目的」|嘉賓主持:邱達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