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D|大熊貓來了 如何力推熊貓經濟?
文/陳術
今日(26日),中央政府送贈本港的兩隻大熊貓「安安」「可可」抵港,特區政府在機場為牠們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及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都有出席。陳國基指出,他和所有香港市民一樣都感到非常雀躍,熱切期待一對活潑可愛的大熊貓早日加入香港這個大家庭;未來兩三個月內,政府將聯同海洋公園和社會各界舉辦不同活動,包括大熊貓徵名活動、繪畫比賽等,在香港帶動喜迎大熊貓的歡樂氣氛。大熊貓抵港,社會各界都沉醉於歡樂氣氛,誠然,中央送贈香港兩隻大熊貓,既有象徵意義,也可產生實際效果,我們要思考如何利用大熊貓吸引旅客,再進一步,更要思考如何在香港推動熊貓經濟。
在昨日的歡送儀式,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致辭時就表示,中央政府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再次向香港特區贈送兩隻大熊貓,對香港的意義非常重大。這不但展現了中央政府對香港特區的關愛和重視,更充分肯定了香港在保育、護理和飼養大熊貓方面的工作表現。到今日在香港機場的歡迎儀式,陳國基就祝願一對大熊貓在香港大家庭健康成長,並聯同在香港多年的「盈盈」、「樂樂」以及牠們可愛龍鳳胎,將更多的歡樂和溫馨帶給香港市民。
根據以往經驗,大熊貓到港,勢必又在香港興起一股熊貓熱,今日來港的「安安」「可可」,連同其他本身在港的熊貓,香港以後有六隻大熊貓,在歡樂的氣氛當中,我們如何借助大熊貓推動經濟?筆者認為這事可分為三大層面,基本層面,海洋公園在政府及各界支持下已經在進行了,首先就是安置、養育好大熊貓,例如馬會就審批撥捐逾1.21億港元,支持海洋公園提升「大熊貓之旅」及「香港賽馬會四川奇珍館」的生態設施。
以香港海洋公園、專業人員的能力及經驗,筆者絕對相信香港會照顧到六隻大熊貓「肥肥白白」;第二個層面,就是海洋公園如何借助大熊貓吸引更多旅客,令海洋公園成為大熊貓IP。筆者查看海洋公園的入場人數,2022/23年度,海洋公園及水上樂園總入場為240萬人次,按年升45%,錄得近1.19億元盈餘;這是不錯的成績,但如果我們把時間點推前,在2012/13年度,海洋公園錄得770萬人次,為1977年開幕以來最高;翌年亦錄得760萬人次,為歷來第二高。如今海洋公園手握數隻大熊貓的王牌,如何用好這張牌,如何在香港打造至少是亞洲級的熊貓IP,海洋公園可以好好思考,把大熊貓、公園其他設施以及水上樂園的組合拳打好,讓海洋公園客量、營業額再創高峰。
第三個層面,也是最為重要的層面,就是如何在全港範圍,推動有香港特色的熊貓經濟,例如成都作為「熊貓之都」,巴士見熊貓,地鐵有專列,又有熊貓郵局等,更表明要加快將大熊貓的文化資源轉化成文化產業,成都去年的文創收益已達2,500億元,明年亦預計有大幅增長,證明不同文創收益包括熊貓產品,有需求亦有市場。
放眼中國以外的地方,韓國的愛寶樂園,旺季日均入園人數4000,最高峰為日均7000至8000人,門票價格為6.2萬韓圜(361港幣),今年首季收入1260億韓圜(580萬港幣)創新高,「福寶」周邊商品已超過400種,售出330萬件;在日本,根據學者的分析,「香香」在日本六年帶來的動物園門票和周邊商品收入約650億日圓(35億港元),超過日本贏得世界棒球經典賽(WBC)創造的經濟價值596億日圓(3.97億美元)。不同地方的經驗都在告訴我們,別把大熊貓只作為與香港市民分享喜悅的國寶。
筆者認為,香港有世界級的養育熊貓設施以及專業人員,又是面向全球的國際城市,推動熊貓經濟,不是「不能」,而是「為與不為」的問題,特區政府一年舉辦以百計的各種活動,也是為了吸引更多旅客。如今,社會需要做的,乃是香港已有六隻大熊貓,如何把大熊貓變成吸客必殺技,如何在全城打造熊貓IP,如何策劃不同的文創產品,將香港發展為另一個「熊貓之都」,這是必須規劃的問題。正當特區政府以及各界思量如何吸引最多旅客來港時,今日到港的「安安」「可可」,其實已經給了香港最佳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