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馮論政|夏寶龍再提香港改革
文/馮煒光
筆者喜歡從公開資料及時序,看重量級政治人物的行動和發言,從中有不少微言大義。公開資料顯示,今年7月11日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會見香港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這象徵李家超班子的三司、三名副司長和十五名問責局長,全員已獲夏寶龍接見。之後便是7月15日至18日中共召開二十屆三中全會。三中全會後,全國都吹起改革號角。按公開資料,夏寶龍在三中全會後,曾三次會見香港問責官員。
1)7月23日(即三中全會結束後不到一周)會見財政司司長陳茂波。
2)9月6日,會見率六大紀律部隊負責人訪京的保安局局長鄧炳強。
3)9月20日,會見率團出席第26屆「京港合作洽談會」的特首李家超。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後的三次會見,夏寶龍在會見陳茂波和特首李家超時都有提到改革。夏寶龍見陳茂波時,公報寫着:「(夏寶龍說)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對於面臨內外環境深刻變化的香港來說,同樣要識變、應變、求變,通過改革實現更好發展。希望香港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深入理解和領會三中全會精神,把握機遇,銳意改革,主動作為,加快推進香港由治及興。」(橫線為筆者所加,下同)短短兩句說話提到二次改革。
剛過去的9月20日(星期五)夏寶龍會見李家超時,公報寫着是:「(夏寶龍說)相信特區政府一定能夠乘三中全會東風,團結帶領社會各界主動識變、應變、求變,積極穩妥推進各領域改革,抓具體、重實效,在國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展現更大作為。」對照夏寶龍7月23日會見陳茂波時對特區「改革」的提法,今次會見李家超,說得更具體。公報的用字是「抓具體、重實效」而且是「推進各領域改革」。由此可見,夏寶龍期盼的香港改革是各領域的,當然他也期盼是「積極穩妥」地推進的,而且是「具體」和「實效」的。
夏寶龍在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後的兩個月內兩度對特區主要官員提到改革,對特區第一責任人——特首和負責財金事務的財政司司長提改革,可窺見中央期盼香港各個領域改革的範圍,也反映中央期盼香港改革的殷切。
有評論說特區管治班子對中央要求香港改革的聲音,充耳不聞;這是不對的。根據特區政府新聞公報,特首李家超在8月26日於政府總部舉行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會上便曾公開和應中央的呼籲。李家超當時說:「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不但引領國家邁向中國式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對香港的長遠發展、長治久安同樣至關重要。歷史證明,香港在國家改革開放中一直扮演積極的角色。面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形勢,香港要通過進一步改革實現更好發展,既要進一步發揮『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也要在推動自身發展與內地高度融合發展的進程中,不斷致力尋求政策、機制、體制的創新突破,持續鞏固及提升自身優勢,以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助力國家『走出去』、『引進來』,為促進國家與香港的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而努力。」
當然如何達到「抓具體、重實效」,這便要看10月16日公布的本屆政府的第三份《施政報告》。坊間已有不少資深評論員提出各種方案,有提出要成立由特首領導的「特區改革和發展委員會」部署改革,也有如筆者提議應擺正問責局長和政務官(AO)的關係,讓局長和其副局長、政助等問責團隊權責相符等。筆者也經常詬病香港以往引以為傲的「香港速度」。以解決劏房為例,中央在本屆政府上任伊始,便提出這個期盼。但事情落到熟諳程序的政務官(AO)手中,便要花上近一年時間才由專責小組向特首提出建議。消息說,有關建議會在10月旳施政報告中提出。其內容為包括設登記制,規定業主自行聘請專業人士,確認其劏房單位符合最低標準,否則單位須進行改善工程。若消息屬實,這是修補,不是解決劏房,遑論透過改革房屋供應機制,有序地解決劏房問題。即是說,由2022年7月1日本屆政府上任至今年9月整整兩年多,劏房問題可能沒有惡化,但似乎也未見有實質改善。這和我國的「中國速度」或各地區的「深圳速度」、「上海速度」相比,瞠乎其後。倘若特區政府也是以解決劏房的速度來回應中央對香港各領域推進改革的期盼,筆者相信這難以合乎有關方面要求,至少有負香港市民的殷切期盼。
特區政府會如何答好「改革」這份考卷?如何以新的「香港速度」來回應各方對「改革」的訴求?相信10月16日便有分曉。順帶重溫歷史,1964年10月16日是我國成功試爆原子彈的日子,60年前的「一聲雷」或曰「蘑菇雲」令我國告別被別國「核訛詐」的日子。60年後的今天,特首又會否在立法會大廳內,以「一聲雷」啟動香港各個領域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