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來港人才子女入學 既要支援又要公平

文/葉文斌

日前(2日)開學日,傳媒爭相報道不同學校的開學情況,也有人關注學童精神健康問題;另一邊廂,政府近年不斷推出來港人才計劃,如通過高才通計劃來港的人才,其子女開學情況亦受到注視。有高才通人士子女表示,香港的學習模式較內地輕鬆,不過由於主要授課語言為粵語,令他們比較難適應。其實,來港人才子女入學、學習,只是來港人才面臨眾多問題的其中之一,如今人來了,政府以至社會該如何支援,乃是值得探討的課題。

根據政府數字,自2022年底,政府推出一系列吸引人才來港的措施,至今已經批出大約21萬份申請,超過14萬申請人已抵港,並估計高才通人士可為香港帶來340億元經濟貢獻。可是,人才政策不會只有好處而沒有問題,來港人才當中,部分人面臨着「四大」問題,其一是並非所有來港人才都能找到合適、心宜的工作;其二是香港置業貴,影響部分人才安居計劃;其三是來港人才都希望子女讀名校,但名校又只有這麼多學額;最後就是融入香港的生活問題,不同的來港人才,有不同的融入程度,他們的生活、融入問題更難量化。

在這文章,筆者先探討來港人才的子女學習問題。筆者曾經看到一些個案,是來港人才的子女,本身就在內地讀名校,如果來到香港要讀「次一等」的學校,他們移居來港,豈非反而影響了子女的教育及前程?坦白說,名校心理,不單是來港人才有,本港不少家長都有相同想法,如情況容許,必定讓子女讀最好的學校,不過作為名校,本地學生都爭相報讀,要預留學額予來港人才的子女,自然有難度。

在安排特定學校予來港人才子女及不提供支援之間,筆者認為政府以至教育部門可以採取中間落墨方案,特意安排來港人才入讀某些學校,既難實行又涉及公平問題,但適當支援還是可以提供,例如設立支援來港人才的恆常機制,為來港人才的子女尋找學校提供支援,最基本的是提供綜合資訊,進一步就是專業人士諮詢服務;更理想的情況,則包括及時、有用的轉介服務。在已經提供適切支援的情況下,來港人才的子女最終能入讀什麼學校,就看個別學校的取錄條件以及情況,這做法既公平,亦不會產生偏向任何人的傾向。

日前筆者還看到一連串討論,到底來港人才的子女入讀本地學校,能否紓緩部分學校不夠學生的困境,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就指出,學校為小朋友而存在,非小朋友為學校而存在,又強調本港的基礎教育定位,不是產業發展。再者,若要開放招收非本地生,學校質素是首要考慮。作為在香港土生土長的80後,筆者有一點經驗想分享,就是「名校當然好」,但香港一些非名校,往往亦能教育出成績優異的學生,來港人才可以相信香港的教育制度,關鍵是要找適合自己子女的學校,不一定是要找「認為最好的學校」。

(作者為民建聯副秘書長、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共同發起人、屯門區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