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D|居住公屋 也能幸福

文/陳術

本港公屋一向被視為保障基層住房的重要政策,前提是「上到樓,有得住」,不少屋邨的設計與設施類近,政府為提速增量,有時會採取「數量優先」、「建屋為先」的方針;誠然,居住公屋,居住環境也不一定「不幸福」,筆者相信本港公屋的公共設施,不遜於其他國家或地區,雖然尚有可提升之處,但絕對見得人。昨日(2日),房屋局和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舉行傳媒簡介會,介紹將推出的「幸福設計」指引,作為日後新建公營房屋及現有屋邨翻新的參考和設計依據。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指出,「幸福設計」指引統整了房委會過往50年寶貴且成功的建造和管理經驗,亦透過與跨專業顧問團隊合作。筆者相信,「幸福設計」的一點改變,能為屋邨居民帶來全新體驗,也是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德政。 

根據指引,「幸福設計」涵蓋八大概念,包括「活力健康」、「綠色生活」、「樂齡安居」、「跨代共融」、「家社互聯」、「城市連結」、「增值上流」和「地方形象」。例如在「綠色生活」方面,就會擴展草地綠化,增加社區園圃的基礎設施,使自然與屋邨融為一體;至於在「增值上流」方面,則會提供共享空間予不同社福機構與屋邨共同策劃社區活動和服務。

綜觀政府的「幸福設計」指引,不論是增加設備、綠化環境還是空享空間,當中的要點,筆者還是認為是「以人為本」,現時不少公屋,尤其是有一定樓齡的公屋,都有為數不少的長者居住,一些看似細微的位置,例如在電梯內設置斜櫈、在大堂加設扶手,可能年輕一輩認為不太重要,但對行動不太方便的長者而言,是極為重要的貼心設施;能從細微着眼再去改善,「幸福設計」就是為不同屋邨度身設計的提升計劃。

還記得在一年至兩年前,本港不同政團以至組織,都在倡議要加快重建舊公屋,截至2022年,房委會就有超過25萬個公屋單位樓齡為36年或以上,佔公屋單位總數約31%;同時,有大約3萬個單位,樓齡更達50年或以上。重建公屋,涉及龐大的公帑資源,而且安置涉及重建屋邨的居民,又涉及頗為繁複的「邊建邊搬」工作,在一些舊公屋等待或未能重建時,推出「幸福指引」,也是在有限資源件下,將居民的獲得感給予最大力度的提升。

筆者從不認為住在公屋就是「不好」、「屈就」,雖然公屋不會有私人會所、高級設備,但部分公屋不但地理位置好,而且有比私人屋苑更大的公共空間,問題就在於我們如何優化這些公共空間,讓公屋內的老、中、青居民都能受惠。從前香港部分公共屋邨,被指為「師傅樓」、「好想抽到」,其實只要政府以至各界換個角度、改變思維,公屋也可以利用公共空間,提升居民在屋邨的居住、生活體驗,讓公屋不同的設施以至綠化環境,為他們充充電、打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