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傳播學|AI方一日 地下已一年

文/王妮娜

天上一日地下一年原來不是神話。古人的智慧過去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被證,如今人工智能(AI)正在通過加速知識更新的方式,讓人類產生魔幻時空感。筆者作為傳播學研究者,2015年開始跟蹤研究文化產業投融資,那時候資金追逐的對象放在今日看大都已成傳統行業的黃花。人工智能的興起,讓文化創意產業投資無AI不成器。面向未來看未來,香港的傳播學教育如何抓住時代機遇,培養能夠在AI時代自由泳的內容生產和創意人才?

資本的嗅覺最敏感。近日由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汪玉發起的無問芯穹宣布完成近5億元A輪融資,至此公司在成立短短一年三個月時間裏,吸引了近10億元的資本。投資方陣涵蓋國有資本、私募。無問芯穹是一家提供AI解決方案的科創企業。以傳播學應用為例,當傳統的諮詢企業業務還定位於為客戶提供品牌營銷方案,危機管理服務,無問芯穹已經為企業準備好了大語言模型,並且根據企業特點,提供個性化模型便利企業運用AI技術,完成以往需要每年花費大把預算僱用外部供應商實現的工作任務。可想而知,如果市場營銷和傳播學教育還停留在傳統時空裏,僅僅教授學生如何撰寫新聞發布稿件,已經遠遠不能滿足AI時代品牌管理從業者的需求。新聞學教育亦面臨同樣的挑戰。當AI經過訓練後,可以根據人類設置的參數,生成不同風格的文本,這些文本可以是魯迅風格的雜文式特寫、可以是普利策新聞獎範兒的調查報道,人類是否還會得意洋洋、以靈活善變的王者自居?人類是否具備辨識新聞報道真實、客觀的能力?

人工智能對於人類社會的深遠影響激發了新聞與傳播學教育推進創新和改革。全球的高校均通過增加AI通識教育、AI相關傳播學核心課程來迎接挑戰,為社會輸送能夠適應新技術環境的傳播學人才。與此同時,新聞傳播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了解AI的發展邏輯和前景等理論知識固然重要,如何運用AI技術進行實景內容創作是當前新聞傳播學教育的瓶頸。筆者本學期將在香港的一所大學新聞傳播系開設一門課程,若依據傳統的教學大綱,課程設計以教授普通話如何在新聞採訪和寫作運用為主。如果創新加入AI元素,就可以讓學生在課程的學習中,運用AI內容生成工具,生成新聞稿件、練習新聞播報。如此不僅能讓學生了解中文AIGC軟件發展情況,也可以通過對AI生成新聞稿件的修改、核實,習得運用人工智能進行客觀真實新聞報道需要具備的專業技能,以及值得關注的倫理問題。

對於未來有志於從事新聞與傳播工作的學子來說,有必要將AI元素作為篩選學校的標準。究竟是直接就讀於開設有人工智能專業的傳播系,還是先修讀計算機、數據工程專業?筆者的建議是,對於新聞傳播工作者而言,除非有興趣深入學習編程開發產品,否則了解AI運用的邏輯、能夠實際操作軟件AI生成內容即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新聞傳播學教育的底層邏輯依然沒有變,傳統學科的功底越紮實,越有利於學生批判性和創造性運用人工智能。比如關於新聞的客觀、真實、準確,新聞採訪和寫作的基本原理等等,萬變不離其宗。

知識的殿堂在AI時代尤其需要和業界保持密切互動。過猶不及,如何避免過於強調技術,而忽略人文底層邏輯,也是未來新聞與傳播學教育AI創新過程中面臨的挑戰。

相關閱讀:

生活中的傳播學|紙媒的春天

生活中的傳播學|奧運慶功報道顯人類編輯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