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常觀點|首款國產3A大作證中華文化魅力 要發展中外文藝中心須重視遊戲產業

文/鄧飛

由遊戲科學推出的首款國產3A單機遊戲《黑神話:悟空》在全球爆紅,短短三日,遊戲銷量已突破1000萬份,有業內人士估計,最終銷售額將會高達至少2000萬份,約60億人民幣。《黑神話:悟空》成功「火出圈」,成為內地網民口中的遊戲「頂流」,再度說明中華文化是說好國家故事的瑰麗寶藏,香港必須善用優勢,為國家創造更多文化載體。

回到遊戲本身,就可以看到遊戲科學巧妙地演釋經典神話《西遊記》。故事講述唐僧師徒取經成功後,孫悟空有意放棄佛位,返回花果山重享自由,但玉帝猜忌他,派出二郎神和十萬天兵圍剿。最終,孫悟空不敵,肉身化回靈石,魂魄更散落人間,靜待「天命人」出現。玩家需要重踏取經之路,斬妖除魔,取回大聖六根,繼承孫悟空的衣缽,並且擊敗二郎神等人,重歸自由。

而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遊戲團隊不單只到國內36個景點取材,還在每個章節開始和結束時加入原創音樂或動畫,來刻劃重要情節,增強玩家的投入感,尤其是黃風嶺無頭僧的說書、豬八戒的愛情、牛魔王的選擇等,都成為近期網上熱話。

受《黑神話:悟空》帶動,許多消費領域都出現新一波熱潮,例如,不少人斥資更換電腦,購買更高配置的處理器和顯示卡,亦有人選擇購買索尼PS5,令原本銷情慘淡的遊戲主機生意出現「一機難求」的罕見現象。另一方面,由於遊戲全球販售,支援12種語言,目前已經有超過30個國家及地區的玩家下載遊戲,部分更加為了更好地融入故事,開始苦讀《西遊記》,使得《黑神話:悟空》成為國家新一輪的文化輸出。

不過,雖然《黑神話:悟空》獲得廣泛好評,但遊戲內仍然有不少進步空間,特別是英語翻譯部分,音譯、意譯幾乎各佔一半,容易引起海外玩家的誤會,類似的問題同樣出現在許多內地遊戲大作上面。當中華文化要透過遊戲平台走向世界,就需要更系統性的翻譯方法,更國際化的支援團隊。

適逢香港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國家《十四五規劃》亦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正如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沈春耀所說,香港的特定優勢包括重視英語、擁有廣泛的外部聯繫及特定的文化氛圍。筆者認為,要推動文化藝術,就需要發展具有話題性的文化IP,遊戲產業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領域。

事實上,香港遊戲產業曾經擁有輝煌的歷史,例如,90年代由香港學生研發的「Little Fighter」系列遊戲火遍亞洲;2013年面世的《神魔之塔》,更是抓住了當時轉珠手遊的熱潮,風靡全球。無奈的是,隨著時間推移,這些曾經輝煌的IP逐漸黯淡,大部分香港遊戲開發公司都轉型代理外國遊戲,令開發本土遊戲的動力和資源逐漸減少。因此,香港是不為,非不能也。縱觀世界各地有不少政府支持的行業,若然特區政府有意發展文藝產業,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就應該大力鼓勵文藝與遊戲產業結合,培育更多相關人才。

《黑神話:悟空》全球爆紅,意外引起社會各界對遊戲產業的關注。面對國家隨時捲起發展遊戲大作的熱潮,香港不能甘於坐在「冷板凳」,忽略自身在發展遊戲產業的強項。筆者相信,只要政府循循善誘,香港必定大有可為。

(作者為立法會議員、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教聯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