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發聲|舊屋邨加建「新樓」 因設施出現誤會有待溝通

【點新聞報道】香港公營房屋供應量一向緊張,公屋平均輪候時間達5.6年,近年為增加供應量,政府一直在「密密興建」,房屋委員會不時檢視公共屋邨內或鄰近的空置土地、未被善用的政府用地等作加建發展;而房屋署其中一項加建計劃,便是在2013年完工的沙田美田邨第4期,再加建一幢公屋,提供約450個單位,大約需時6年入伙。已落成超過十年的美田邨突然新建大廈,令原本在此居住的居民議論紛紛。

已落成超過十年的美田邨突然新建大廈,令原本居民議論紛紛。(點新聞記者鄭洢林攝)
議員表示,雨季加上天氣炎熱,一路上「無遮無掩」,確實給美田邨居民帶來不便。(受訪者供圖)
蔡明揚表示,區議會一直密切監察噪音和沙塵方面問題。(點新聞記者鄭洢林攝)

沙田區議員蔡明揚向記者介紹,為騰出空間配合加建發展計劃,工程將會拆卸位於施工範圍內的現有設施,包括籃球場、兒童遊樂場、單車停放處、垃圾站、有蓋行人道以及沿美輝街的一段隔音屏障。此外,香粉寮街則增設一個新的車輛出入口,而位於香粉寮街的現有停車處包括巴士站及專線小巴站將會稍為向西遷移。

這些設施被拆除或者轉移,造成了居民日常生活出行不便,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原本有頂棚的人行通道被工程影響拆卸改道,居民需要繞遠路進入屋邨,而替代的人行通道並沒有頂棚。蔡明揚認為,現在正處雨季,加上天氣炎熱,一路上「無遮無掩」,確實給美田邨居民帶來不便。在工程動工後,該區幾名區議員與房屋署開會反映這一情況,房屋署也承諾將會在三個月內,補蓋替代人行通道的頂棚,有望能趕在雨季結束前完成。除此之外,目前新籃球場已經開始施工,而被拆除的兒童遊樂場、單車停放處、垃圾站則需要等到加建工程完成後,再選址重建,目前設有臨時垃圾收集點。

被拆除的設施則需要等到加建工程完成後,再選址重建,目前設有臨時垃圾收集點。(點新聞記者鄭洢林攝)

記者來到施工現場美全樓旁,發現比起原本進入屋邨的線路,替代的行人通道需要多走一倍路程。除了行人通道之外,現場施工的沙塵和鑽地的噪音並未間斷,可以感受到美全樓以至於美田邨的居民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不過蔡明揚也表示,區議會一直密切監察噪音和沙塵方面問題,若出現大量居民投訴,他們便會向環保署或者是房屋署反映。

沙田區議員表示區議員會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報,發揮好橋樑作用。(點新聞記者鄭洢林攝)

沙田區議員陳壇丹則表示,凡是有新的大廈屋苑要落成,周邊的居民一定會有兩極的意見,加上美全樓接近施工範圍,其居民受到的影響會更大,但香港需要更多房屋供應,加上本次新建的也是一座公屋,建成後也會給正在輪候公屋的市民更多「上樓」機會,相信這是市民所樂見的。作為區議員,他會與相關部門,包括房屋署、承建商、以及管理公司做好溝通,反映相關的資訊和居民期望。同時也在居民方面做好溝通工作,也希望政府可以加強相關支援,相信能讓居民更能接受屋邨的加建工程。

居民盼優化公共交通 緩解新樓帶來交通壓力

對於住了十年的地方加建新樓,美全樓的住戶陳小姐就表示雖然項目落成前,房屋署有工程師來講解施工將會帶來的變動,也有出公告通知,但大家平時生活都很忙,不是人人都有時間留意公告,加上美田邨年紀大的住戶不少,不會去關注這些項目資料發布,所以還是有人不了解這個工程。對他們來說,工程帶來的噪音,總會讓人「有怨言」。

陳小姐表示,工程帶來的噪音總會讓人「有怨言」。(點新聞記者鄭洢林攝)

而美麗樓的住戶蓮姨就告訴記者,現在興建的新籃球場反而對她的影響較大,新籃球場的位置正好在她家樓下,施工的噪音和揚起的沙塵令她不敢開窗。不過,蓮姨表示這些都是施工會造成的正常情況,她也能理解﹐「你有屋住,不代表人家有屋住。」她只期望工程能早日完成,美田邨也能迎來新住戶。

美麗樓的住戶蓮姨表示「你有屋住,不代表人家有屋住。」(點新聞記者鄭洢林攝)

當然有擔憂的不僅是美田邨的居民,住在美柏苑的黃先生就表示未來新樓建成,會有很多新住戶入住,這一區的交通壓力也會增大。本來附近的居民出行就依靠巴士或搭乘小巴前往地鐵站換乘,若政府可以考慮優化附近公共交通線路,讓途徑美田邨的巴士或小巴更多更密,解決居民出行問題,大家也會少一些顧慮。

住在美柏苑的黃先生表示未來新樓建成,這一區的交通壓力也會增大。(點新聞記者鄭洢林攝)

目前房委會的加建計劃涵蓋多區,涉及9個公共屋邨,預計會提供約7800伙可供入住。其實在舊屋邨的成熟社區加建新大廈,不僅可善用現有屋邨及鄰近土地之發展潛力,也緩解了公屋輪候壓力,原本是好事一樁。不過與此同時,工程勢亦會影響居民現有的設施,引起居民有意見;相關部門不是「拆了」就不重置社區設施,也不是不兌現對居民的承諾,而是部分居民未夠了解政府的加建公屋及配套工程,如政府提供更多資訊、議員等加強協助宣傳,讓居民更了解不同工程以及其良好意願,相信加建公屋或工程施工,可以盡力減輕對居民的影響,亦能達致政府建屋提速提量的目標,惠及更多基層市民。

(點新聞記者鄭洢林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