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網快評|落實習主席回信精神 香港企業家責任在肩

今天有條重要新聞需要關注。近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給包陪慶、曹其鏞等祖籍寧波的香港企業家回信,對他們予以親切勉勵。習近平指出,多年來,你們傳承先輩愛國愛鄉的優良傳統,積極創新創業、捐資助學,為家鄉建設和國家發展貢獻力量,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薪火相傳的愛國心、桑梓情。

習近平強調,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需要全體中華兒女凝心聚力、攜手奮鬥。希望你們繼續發揮各自優勢,積極主動融入國家改革開放大局,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

1984年,鄧小平指示「把全世界的『寧波幫』都動員起來建設寧波」。習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間,曾多次對「寧波幫」人士表示關心並寄予殷切期望。近日,包陪慶、曹其鏞等香港「寧波幫」後代給習主席寫信,匯報他們傳承先輩優良傳統、積極服務國家發展等情況,表達繼續為祖國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的決心。

近代以來,一大批寧波人走出寧波、重工興商,逐漸形成了心繫祖國、步履四海的商人群體,湧現出包玉剛、邵逸夫等愛國愛鄉知名人士,為祖國和家鄉的建設作出積極貢獻,被稱為「寧波幫」。回首過往,以包玉剛、邵逸夫、董浩雲、陳廷驊、曹光彪為代表的「寧波幫」足跡遍布全球,使「寧波幫」成了全世界寧波人引以為豪的稱謂,他們在改革開放、香港回歸祖國、寧波計劃單列和港口開發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愛國愛鄉知名人士中,包玉剛是「香港四大船王」之一。他一手創立環球航運集團,曾穩坐「世界十大船王」的第一把交椅,全盛時期擁有200艘商船,總載重高達2000萬噸。但包玉剛最為人稱道的還是他愛國愛鄉的情懷。他在內地廣做慈善,捐資修建了北京兆龍飯店、寧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包兆龍圖書館等。自1978年開始,包玉剛即與內地造船企業簽署協議,訂製多艘船隻,推動中國船舶業走向世界。包玉剛的所作所為,真正踐行了其父親的遺訓:「葉落歸根,建設家鄉,熱愛祖國。」

愛國愛鄉的邵逸夫,則更是耳熟能詳。自創業以來,邵逸夫始終堅持「以商養慈」的理念,將企業和慈善事業緊密結合,為社會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不是香港最富有的人,但卻是最受尊敬的企業家之一;幾乎每個人的學生生涯都有一座「逸夫」樓。他參與創辦的TVB製作了上千部電影與電視劇,但他的故事與家國情懷,都遠比其中任何一部來得更為精彩。據不完全統計,自1985年起,邵逸夫就開始持續捐助內地科教文衛事業,截至2012年,共捐贈47.5億港元,捐建項目總數超6000個,其中80%以上為教育項目,受惠學校千餘所。

包玉剛、邵逸夫等愛國愛鄉的情懷,被他們的後輩傳承下來。包玉剛的長女包陪慶,不僅繼承了家族的產業,更繼承了家人扶貧濟困的慈善精神。在香港,包陪慶參與幫助犯罪女童的教導工作,創立了照顧老年人的伸手助人協會,創設了推動肝臟捐贈的肝壽基金,創立了香港漢基國際學校,為普通話與英語並重的教學教育機構。她還熱心內地教育事業,先後為寧波大學捐贈兩棟教學樓。2004年,包陪慶捐資在浙江大學成立「包玉剛國際基金」,2007年又捐資2500萬元設立「包氏講座教授基金」,面向海內外招聘知名學者來校任教,為內地教育事業發展貢獻良多。

改革開放第一個回內地投資設廠的香港企業家曹光彪,開「三來一補」先河,又在1997年香港回歸前創立「港龍」航空公司,維護國家利益和香港繁榮穩定。兒子曹其鏞繼承父志,一直支持和幫助父親為祖國內地發展慷慨奉獻。自2011年起,曹其鏞捐資1億元人民幣,促成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五所高校建設「亞洲青年交流中心」。2014年,曹其鏞再次慷慨捐贈,成立百賢教育基金會,設立「亞洲未來領袖獎學金計劃」,致力培養亞洲優秀青年。

在他們一代又一代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祖籍內地的香港企業家,始終牢記愛國愛港愛鄉的優良傳統,以自己的方式,為家鄉建設、國家發展、民族復興添磚加瓦、貢獻力量。他們的愛國精神,是真正刻在骨子裏,更是深刻落實在行動上的。改革開放之初,港人到內地投資興業,是愛國;回歸後,香港發揮「內聯外通」的獨特作用,是愛國;而捐資興學亦是其中常見的愛國方式。當前香港積極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更要學習好他們的先進事跡和優良傳統,從一個個生動故事和先進事例中培養愛國精神,提升國民認同感。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今天的香港,也已經迎來由治及興的最佳發展時機。在此重要機遇期,更需要包括企業家在內的越來越多人發揚愛國愛鄉的優良傳統,用實際行動詮釋薪火相傳的愛國心、桑梓情,助力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

相關閱讀:

習近平回信勉勵祖籍寧波的香港企業家(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