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堯:推動海濱多種樹 為市民遮蔭擋雨
海濱發展近年採取「先駁通、再優化」策略,海濱事務委員會新任主席何文堯接受《大公報》專訪表示,他希望「持續優化」推動海濱種樹,增加綠蔭,為市民遮風擋雨。海濱增設餐飲亦是「再優化」目標,他預告鰂魚涌的東廊板道可望明年中有特色餐廳,觀塘海濱也可望增設餐廳。
「極端天氣影響愈來愈明顯,尤其今年夏天,熱得好犀利,又會突然下暴雨,大家逛海濱時都會覺得,我們需要種多些樹,為市民遮蔭擋雨。」何文堯說,海濱事務委員會過去並非不種樹,海濱也有綠化,但第一優先是「先駁通」,爭取盡快開放更多海濱路段;樹木不便宜,也是原因之一。
「一棵成熟的樹是很貴的,若是由樹苗開始種,需要很多年才成長至綠樹成蔭。而且全世界都講環保,你挖走別人的樹,自己綠樹成蔭,別人便立即光禿禿,所以要找成熟的樹不是容易。」
選擇樹木須適合海濱氣候
何文堯表示,希望吸引更多不同的持份者到海濱種樹。按現有規定,在維港兩岸範圍內需進行項目的倡議人,包括私營機構與政府部門,需諮詢海濱事務委員會,他說,「我們(海濱事務委員會)可以提出,希望你(倡議人)在海濱種多些樹,他們可以用『種多些樹』來爭取海濱會的支持。」
他形容海濱工作是「揼石仔」,由小做起,所以不會一刀切訂立種樹數量目標。種樹看似簡單,但要選擇適合海濱氣候的樹木,還有日後的管理與維修保養有些複雜,需諮詢相關專業部門。
維港海濱正引入餐飲等商業元素,在灣仔海濱水上康樂文化區、鄰近退役「烏蠅頭」列車的「餐車」內,六部自動售賣機預計八月初展開運作,售賣即製咖啡、雪糕、爆穀等,將提供多款電子支付渠道,方便遊人購買。
東廊板道餐廳 規模大三倍
何文堯說,東區走廊的行人板道預計今年底分階段完成,將先開放炮台山油街至北角碼頭,然後是北角碼頭至鰂魚涌,近鰂魚涌海濱位置預計最快明年中會有一間特色餐廳,將是一幢永久建築物,規模是現時水上康樂文化區餐廳的三倍。
觀塘海濱在觀塘繞道天橋底的三個場地,即現時的「發現號」場地,四年合約將於明年五月底屆滿,發展局將於今年重新招標。何文堯指出,新合約將容許場地提供餐飲,包括允許建設臨時建築作為餐飲設施。至於預計將來在灣仔北、紅磡海濱的片區式餐飲設施,估計會是起碼有五、六間餐廳,為海濱遊人提供不同價格的餐飲選擇。
提升效能|檢視公共空間用途 海濱添活力
海濱事務委員會成立至今14年,新任主席何文堯表示,過去海濱的公共空間少之又少,形容是「一、二十呎的空間,對市民來說十分珍貴」,但過去六年在「先駁通」策略下,公共空間大增,他認為應整體重新檢視海濱公共空間的分布與功能,令海濱更多元化。
他舉例中環天星碼頭,當年為回應市民訴求,劃定供市民24小時通行的公共空間,碼頭餐廳的運營空間受影響。他又舉例灣仔碼頭上層的公共空間,現時是休憩公園,較為靜態,他認為可檢視是否作其他功能。
何文堯指出,過去海濱可供市民享用的公共空間很少,但現時沿着中環、灣仔、銅鑼灣、北角海濱已有數十萬方呎的公共空間供市民享用,「以前我們覺得(公共空間)一呎都不能少,今天可以檢視能否改變用途,幫助建設多元化的海濱。」
修例令海濱發展更貼地
海濱事務委員會上月開會,討論發展局提出修訂《保護海港條例》的建議,當日發言的委員普遍贊成修例。
何文堯說,個人認為修例可令海濱發展在執行上更「貼地」,更有靈活性,讓小型的海濱改善工程更高效進行。
擦亮招牌|體育界倡維港兩岸辦馬拉松
何文堯小時候居住在銅鑼灣避風塘附近的唐樓,從家中的廚房可看見維港,成長過程看着維港不斷變化。他希望海濱舉行更多不同活動,成為市民喜歡的休閒空間。
「小時候見到的維港,海邊是防波堤,有水上人住在避風塘。讀小學、中學時期,出街玩就是走到防波堤,水退時在石罅捉魚仔、蝦仔、水曱甴,那裏就是我的遊樂場。」
何文堯還記得,以前一年兩次節日放煙花,他走上唐樓的天台看煙花,對維港最深刻印象是乘搭天星小輪。直至讀大學,他搬出自住。
他說,看着填海令維港縮窄,搭天星小輪的船程也較小時候的短。本身是建築師的何文堯表示,在大學意識到維港的重要性,12年前開始參與海濱事務委員會的工作,本月起接任主席,任期兩年。
期望海濱舉行更多活動
灣仔海濱上月舉行「玩轉海濱水上派對」,為期兩日,市民可在維港試玩水上滑梯、直立板、水上風火輪等。何文堯透露,海濱將會舉行更多不同的水上活動。他表示,有體育界人士曾經向他提議,希望有一天可以圍繞維港兩岸舉行馬拉松,途中在中環乘搭天星小輪到對岸,跑到鯉魚門,再搭船到筲箕灣。
何文堯說,維港最能代表香港,希望大家想想在海濱舉行更多不同的活動,豐富海濱體驗,「讓全世界的人看到,這個就是我們的城市」。
(來源: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