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觀察|香港首個「新質生產力展館」開幕 意味着什麼?

文/蔣湖

最近一段時間,特區政府在創科領域動作頻頻。上周,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一行到訪科技企業,暢談「產學研1+」計劃的二期情況及「創科創投基金」檢討構想後,7月8日下午,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又舉辦「新質生產力展館」開幕典禮。這是香港首個「新質生產力展館」,因此意義重大。

這個對香港來說內容其實有點陌生的展館,匯聚展示了大灣區內一批優秀科創企業的成功案例,特別是國際領先的智能生產線,以及融合了「智能微工廠」創新理念的優質項目,其良苦用心,是希望能「彰顯香港發展新型工業化的獨特優勢」,為推動「新質生產力」在香港的發展,促進香港的「新型工業化」,做一些基礎鋪墊工作。

開幕典禮當日,生產力局還分別與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浦東)、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簽署合作協議,並揭牌「香港—長三角聯合創新中心」。生產力局方面稱,展館將成為推動香港、內地與國際政、產、學、研在各領域深化交流合作的重要示範平台。

7月8日,孫東於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新質生產力展館」開幕典禮上致辭。(政府新聞處)

促進香港的「新型工業化」,不是一個突然冒出來的全新想法。兩年前,特首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提出,要早日實現香港「再工業化」。國家「十四五」規劃中的香港「八大中心」定位,「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被作為四個新中心之一而凸顯出來。

「產學研1+」計劃就是為配合打造「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而特別設定的四大措施之一,政府拿出100億元設立基金,以配對形式資助不少於100支有潛質成為初創企業的大學研發團隊,每個獲批項目可獲1000萬元至1億元不等的資助。每年接受兩批申請,今年首批申請結果已於5月公布,第二批將於稍後展開。

7月8日,香港首個「新質生產力展館」開幕。(點新聞記者章芸菲攝)

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及新型工業化,是本屆政府的施政重點之一。最近香港頻頻提出要發展新質生產力,通過發展高科技項目,加大對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機器人等高端產業的支持力度。

聯繫到上個月創設兩年的港投公司作為PE一舉出手投資兩家香港科創公司,以及最近的「檢討」香港科創基金,預計政府將作為LP有更深參與,體現「有為政府」和「高效市場」的結合,特區政府通過激勵產學研協作,推動「從一到N」的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發展,從而建立和完善創科生態圈,早日實現香港「再工業化」的用心,已呼之欲出。

讓高端製造業在香港落地,從而再添一個香港經濟增長極,當然是一個美好願望,港人樂見其成。不過具體如何實施推進,才是巨大挑戰。

其實,在一百多年篳路藍縷的發展史中,香港一直有「香港製造」的工業基因。從19世紀中葉開埠之初的造船業,到20世紀初至二戰期間的華資輕工業,再到戰後至1980年代香港製造業的鼎盛時期,紡織業、製衣業、玩具業、塑膠業、鐘表業、電子科技產業等壯大崛起,成為香港各個時期的龍頭行業。比如1980年代初,香港的玩具出口超越日本,成為當時全球最大的玩具出產地。香港曾引以為傲的成衣製造業,以淨值計算,在1973至85年間,香港是世界上最大的成衣出口地區(除了1978年和1979年被意大利超越外)。塑膠行業也為香港1980年代的產業轉型預備了條件,當中最著名的要數「塑膠花大王」李嘉誠,其由「長江塑料廠」進軍地產業,創辦長實集團,奠定地產界地位,本人也一度成為華人首富。

整體而言,二戰後到1980、90年代,是香港人充滿懷念的黃金歲月,而其中香港的工業製造業,真正是經濟一路高歌猛進、生活質素水漲船高的定海神針。「一家大細穿膠花」的景象,也成為港人在工業繁榮年代的集體記憶。

創新科技署5月28日舉辦「產學研1+計劃」簽署儀式,與24位大學研發團隊代表簽署合作備忘錄。(政府新聞處)

往事無需再提,香港工業急轉直下的原因此處也不回溯,本文討論香港需不需要重啟工業化,以及如何再工業化。

從世界各經濟體的實踐來看,製造業其實是一個國家、地區的穩定根基。以美國為例,二戰後逐步實行金融立國,製造業紛紛搬遷外移。隨着製造業的逐漸萎縮,美國中部州變成所謂「Rust Belt」(生鏽的一帶)。產業空心化的結果,使得底特律等汽車城幾成廢墟,隨後帶來很嚴重的民生和社會問題。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就憑讓「製造業回流美國」,成功贏得美國中下工人階層的投票支持。

對香港來說,恢復製造業同樣是城市管理者應該思考的問題。當然,今時今地,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和生產模式已不能因應時代變化,高科技生產技術和產業才代表未來。從這個角度看,背靠祖國廣闊市場、順應內地對新質生產力的熱切需求,確是香港營造科創生態、創建科創產業、實現再工業化的一個「時不我待」的有力抓手。

說易行難,如何真正讓新質生產力成為香港經濟的新動能,對執行團隊的智慧和能力來說,是一個長期的艱巨考驗。不過,事情再難也總有源頭脈絡,做成一項事業,最需要的無非資金和人才。

作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香港肯定不缺資金。其實香港也不缺人才。香港擁有五所進入QS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學,又處在東西方文化科技交流的最前端,在一百多年裏貢獻出如高錕這樣有世界級貢獻的本土科技人才,和類似SARS病毒研究等在內的國際級科研成果,這是無愧於世界的人才和科技影響力,亦是香港參與高端科技競爭的底氣所在。上個月港投公司投資的兩個企業,都是本港科技項目,其中一個就是中大計算機系教授所創的AI公司。

其實千里馬常有,反而是伯樂不常有。比如時下正熱的無人機產業,這個快速崛起行業裏目前最知名的公司大疆科技,創始人汪滔就出自香港,香港科技大學畢業。其技術就出自其碩士課題。可惜項目在香港沒有落地,反而是在深圳才走向成功。

資金不缺,人才也不缺,缺的是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然後留住人才。筆者真誠希望,本屆特區政府能真正營造好「築巢引鳳」的科創生態環境,讓人才願意來,來了能待得住,由此香港的再工業化,才不會是一句漂亮但無法落地的空話。

相關閱讀:

全港首個「新質生產力展館」開幕 孫東:「香港有工業」最佳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