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智庫與港科大「紅鳥沙龍」合辦講座 深入探討大變局下的中美關係

【點新聞報道】香港科技大學紅鳥沙龍與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智庫日前合作舉辦「紅鳥沙龍」第40期線下主題講座,以《大變局下的美國與中國》為主題,邀請香港大學當代中國和世界研究中心創始主任李成教授,圍繞中美關係變化,展開深入探討。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董事長、總編輯張國義致歡迎辭時表示,環顧全球,當前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如何應對是時代和世界之問。中美關係作為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無疑是這場大變局中的核心議題。他強調,香港融通中西文化,是國際輿論的腹地,聚焦中美關係並引發廣泛且深入的思考是正當其時,亦是「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實踐中的獨特作用。當今時代的傳媒人是記錄者、報道者,也是社會發展的參與者、推動者,面對錯綜複雜的新聞熱點,除了發現問題,更重要是解決問題,提出前瞻性的建設意見,聚焦社會共識,形成解決問題的合力,從簡單客觀的信息傳播和報道轉向問題的觀察研究和建言獻策,從輿論監督和內容生產到參與和共同治理,回應時代之問,進而解答時代之問。有社會凝聚力和影響力的倡議型智庫型媒體,既是當前媒體改革的一種路徑探索,更是打造新質傳播力和新質影響力的積極實踐。張國義期待此次合作能夠開啟媒體智庫與學者、專家更深度的合作,將思想與觀點的激蕩與共鳴,轉化為奮進香江的力量和擔當。

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汪揚教授介紹「紅鳥沙龍」的過去與展望時表示,舉辦「紅鳥沙龍」的初衷是希望向社會傳遞正能量,自2020年3月起每月於線上舉行,至今舉行已經來到第40期,邀請各位重量級嘉賓就不同話題邀請各領域專家發表演講,形容是「百花齊放」。

香港大學當代中國和世界研究中心創始主任李成在演講中提到,中美狀況和雙邊關係與世界息息相關。要明白中美建交45周年以來兩國關係為何轉差,他提到,第一個原因是美國自1945年以來從未遇到好似中國般全面強勁的對手,以冷戰時期蘇聯為例,軍事及部分領域的科技較為強大,但經濟方面並不屬於全球化經濟體系。中國則不同,不僅在經濟上越來越強大,科技領域方面上在短時間內已超越美國,航空航天領域亦取得飛速發展,美國諸多固有優勢被中國逐步突破。第二個結構性原因為美國國內問題,形容是美國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例如美國大選的政治撕裂、種族矛盾成為美國的「敗筆」、毒品合法使用極具爭議等難題,仍未看到解決機制,令大選成為「爆破點」,與此同時美國也因應自身的問題而對中國的政治制度、經濟模式和意識心態的優先產生更強的恐懼。第三個原因則較為實際,在過去30多年,中國民營企業不斷壯大,中產階級從無到有並成為經濟發展引擎,反觀美國的中產在不斷萎縮,縱使從經濟情況看美國表面十分好,股票市場強勁、利息高,但並非持久現象。貧富差距難以改變,若在此情況下美國中產繼續萎縮,忽略中國中產不斷壯大有助降低美國通貨膨脹的優勢,反而會反對拜登政府減稅及對中國實行強硬政策。

「你(美國)華為都打敗不了,怎麼打敗中國?」李成坦言,脫鈎最終是不利於美國,但中間必然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但他對此並非持悲觀看法,指若雙方想通過武力打敗對方,結果會是兩敗俱傷。李成認為換位思考十分重要。若如中國領導人預測,未來中國繼續迅速增長,而西方國家沒有壯大,將產生很大的結構性問題,因此如何「把蛋糕做大」及共享共同發展,是人類面臨的極其重要的挑戰。
(點新聞記者李九歌報道)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