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冷知識|賽龍舟不是為屈原?古人吃甜糉還是咸糉?

【點新聞報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亦是我國首個躋身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端午本為「端五」,農曆五月初五,這天被稱為是「惡月惡日」,特別容易生病,因此衍生出許多驅邪的習俗。港人通常按傳統過端午節,每年必有賽龍舟、吃糉子,不過當中其實有不少「冷知識」值得了解。

賽龍舟,其實不是因為屈原?

屈原的《九歌·湘君》當中一句「駕飛龍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表達的是駕龍舟盪於江上,將一些器物(如玉珮)扔到江中紀念某人的情境。有專家考證,龍舟競渡的活動可能較屈原早一千多年已出現。據說古人將船當作送走災邪的工具,既然要送邪,也就愈快愈好,於是衍生出端午競渡的習俗

龍舟點睛要點哪幾個地方?

「點睛」過程有一定的順序,先用朱砂筆點眼睛,然後點鼻子,跟着點舌頭,再點龍角,最後在後面的鱗點幾下。

現代龍舟競賽運動源於香港?

現代龍舟競賽運動源於香港。

1976年6月,香港舉辦世界首次國際龍舟比賽,開創將龍舟運動帶向國際的新發展階段。此後,亞洲及歐美等地紛紛模仿香港的龍舟競技,龍舟比賽走向國際,香港功不可沒。近年,「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已發展成全球健兒雲集的大型體育盛事。

古人吃甜糉還是咸糉?

吃糉子的習俗由來已久,不同年代演化出不同的糉子。

•春秋時期──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已有用菰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糉」。

•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是鹼水糉的前身。

•晉代──糉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糉子的原料除米外,還添加中藥材益智仁,煮熟的糉子稱「益智糉」。

•唐代──糉子用米已是「白瑩如玉」,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有文獻記載「大唐糉子」。

宋代──出現「蜜餞糉」,見蘇東坡「時於糉裏見楊梅」的詩句。宋代還出現用糉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狀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糉子已很時尚。

•元、明、清──元代時糉葉已從菰葉變為箬葉。明代則開始用蘆葦葉包糉子,配料更多元化,有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清代開始出現「火腿糉子」。

甜糉何時有?

最早有甜糉記載是唐代的一個宴會。在唐朝韋巨源官位升遷時辦的「燒尾宴」上,有一道叫「賜緋含香糉子」的菜。(燒尾宴是士子登科或官位升遷而舉行的宴會)菜譜後還寫着「蜜淋」,用蜂蜜澆糉子。如今陝西關中和陝南一帶的「蜂蜜涼糉」,據說就是從此演化而來。唐宋時期,幾乎是甜糉的天下。宋代甜糉餡料豐富,加紅棗、松子、板栗、胡桃、杏乾、柿餅等。

圖:秭歸人仍保持端午節在牆壁上掛艾葉的傳統。

端午節是否該說「端午快樂」?

按照古人的說法,五月是毒月,初五是毒日,所以端午節這一天他們有各種方法驅毒辟邪。而在明清時期,新嫁或已嫁之女要回娘家度節,稱「躲端五」。此習俗在宋代似已出現,陸游《豐歲》詩有「羊腔酒擔爭迎婦,遣鼓龍船共賽神」之句。按照這說法,端午節互道「端午安康」或更合適。

逐漸消失的端午習俗

農曆五月被稱為「惡月」,傳統上,端午節不少習俗都跟禳毒驅疫有關,如掛菖蒲、驅五毒。掛菖蒲並不限於菖蒲單此一種植物,更泛指菖蒲、艾草、蘭草等芬香類植物。傳說掛上這些植物可保佑家中免受「五毒」入侵。掛菖蒲的習俗後來延伸至屋外,人們亦會簡單捆紮青草,造成配飾或花環,配戴當成掛菖蒲。

驅五毒是指蛇、蠍、壁虎、蜈蚣、蟾蜍五種生物,相傳牠們身帶禍害。每當端午節的時候,古人便會將五毒的圖像剪下來,並貼到門、窗,甚至小孩的手上,就好像農曆新年會貼揮春一樣,祈求平安。

每年有三個端午節?

屈原故鄉湖北省宜昌市的秭歸縣有着「端午比年大」的說法,秭歸縣每年有三個「端午」:農曆五月初五是「頭端午」,五月十五是「大端午」,五月二十五是「末端午」。秭歸人從農曆四月底開始忙碌,泡糯米、殺雞鴨、掃庭院、備鑼鼓、修龍舟等。到了端午節前夕,秭歸縣的居民開始會扒龍舟、扎香囊、寫對聯、包糉子、掛艾葉等民間習俗。

屈原非姓屈?

幾年前一套電視劇《芈月傳》熱播,「芈」姓漸被認識,這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屈原、項羽也姓「芈」,「屈原,名平,楚之同姓者也。」楚國國君姓「芈」,屈原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後代,若追溯血統屈原也姓「芈」。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氏作為姓的分支,「姓」為族號,產生於母系社會,用來區別婚姻,同姓不能通婚;氏則來自封地,用來區別貴賤。貴族有氏,平民百姓則是有名無氏;貴族男子稱「氏」,女子才稱「姓」。「屈」是屈原的氏,因此人們習慣叫「屈原」而不叫「芈原」或「芈平」。

(點新聞綜合大公報報道)

相關報道:

(有片)特別節目|玩轉端午假期 這些好去處不可錯過

來點知識|端午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無人機秀/煙火/龍舟賽 端午節5大活動6·8開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