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傳播學|向網紅學習盛事經濟流量變現

文/王妮娜

特區政府昨日(21日)公布下半年香港盛事年表,由6月開始直至年末,將舉行超過100項盛事,數目和種類之多充分顯示了特區政府以盛事拉動消費、推廣香港的決心。另一廂是,本港執笠潮繼續蔓延。如何將盛事引來的關注度流量,轉變為真金實銀的消費力,成為當務之急。盛事策劃方有必要學習社交媒體引流變現的原理,幫助現時仍然在艱難爬坡期的香港零售業早日走出困境。

盛事引流變現的關鍵在於讓盛事推升的人氣轉化為對相關產品和產業的關注度。無論是舉辦地點、舉辦時間、盛事內容都需要配合流量轉化進行組合策劃。從目前特區政府公布的盛事年表看,大部分活動都設在傳統的展覽中心、藝術館、文化中心,特定區域舉辦的盛事較難把流量直接引向消費鏈接,引流——這是許多網紅直播賣貨通用的做法,也適用線下移植,即根據盛事主題組合推出本港產業和產品。比如文化藝術即創意盛事,可不可以和香港本土創意產品售賣集市一起舉辦?美酒佳餚巡禮的舉辦地點可不可以從傳統的中環海濱移步到蘭桂坊、中環蘇豪區?這裏雖然沒有維多利亞海景,但是有許多生意冷清的餐廳和酒吧;如果能夠讓盛事吸引的人流不僅體驗到特區政府盛事議題下的美酒佳餚,也能讓消費者閒庭漫步於實景,體驗風情各異的中環酒吧、餐廳,豈不是兩全其美!

今年隨着香港盛事經濟強勁拉動本港消費,特區政府借盛事為行業搭台漸入佳境。如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所說,會加強與盛事活動相關行業的聯繫,讓盛事能帶動旅遊、酒店、餐飲、零售等行業,帶來人流和商機。但他也把KPI指標分了一部分給業界,他說,「相信業界可以參考未來舉辦的盛事,提前計劃,設計和推出行業和盛事之間的聯動推廣計劃和旅遊產品。」把主動權交給業界固然有利於後者量體裁衣,制定適合自己的計劃。但特區政府可以多走一步,主動和業界聯動,提供充分的資訊並給業界合適的指導,幫助他們各取所需,更有針對性地推出合適產品;不妨也可以盡早把業界納入盛事策劃,作營銷組合,左手有盛事造人氣,右手有消費場景對接,如此豈不皆大歡喜!

如年表顯示:未來半年本港將有42項會議及展覽盛事、25項文化藝術及創意盛事、15項體育盛事、13項金融及創科相關盛事,的確讓人期待。特區政府預計全年盛事會為香港帶來約72億元的消費額,經濟增加價值約為43億元。盛事多、必然會推升業界期望,年終算賬時自會見分曉,但說一千道一萬,越來越多的商舖執笠無論從觀感還是從心理暗示上,都影響復甦所需要的信心。這是再多的盛事煙火也無法掩蓋的現實衝擊。如何提高人流到消費客流的轉化效率,加速零售業復甦,是盛事經濟策劃者應當回應的挑戰。

相關閱讀:

生活中的傳播學|如何講好香港的老故事?

生活中的傳播學|藏在中環地鐵廣告的投資密碼